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老年人難免會有三病兩痛,生病后到醫院看病,醫生檢查、確診、開藥、用藥、逐漸康復,這已是一個定式。但是不一定是人人明白這樣的道理,那么老年看病的常見的心理誤區有哪些呢?
老年看病的常見的心理誤區——自我治療俗話說,“久病成良醫。”有些老年人憑著自己對疾病知識的一知半解,自行去藥店購藥治病。但往往因藥不對癥而效果不佳,甚至可誘發別的病,或使病情加重。此外,老年患者自看醫書,對號入座,往往向最嚴重的癥型和后果上對,造成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病情加重。
老年看病的常見的心理誤區——不愿檢查有些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認為是老毛病了,沒有什么好檢查的,檢查又多花錢,開藥才是真治病,因此看病只肯花錢買藥,不肯花錢檢查化驗,拒絕接受醫務人員的必要檢查。其實,不檢查有時很難搞清楚病情的變化發展,病情不清,治療就可想而知了。
老年看病的常見的心理誤區——不合理的節省有的老年人常常要求醫生盡量少開藥,開便宜藥,甚至限定醫生開藥的藥費數額,這樣做也是很不妥當的。因為醫生必須根據病情的需要開藥,只能在保證藥效的前提下節省開支。否則,花錢雖少,不能治病,又有何用?
以上這些都是老年人看病的心理誤區,只有老年人走出這些心理誤區,我們才能讓老年人在看病的時候更加的放心。
下一篇:老年人術后心理護理的注意事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形成現代老年人的空巢孤獨的原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