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進入老年期后,由于離退休后所處環境發生了變化,造成抑郁癥的因素增加了,因而在老年期精神病中,抑郁癥的發病率最高。
老年期抑郁癥的待征是:
1. 有強烈的煩躁不安,常表現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易受激惹而發脾氣。
2. 在60%的抑郁癥患者中有疑病癥狀,成天叫嚷身體不健康,有些人有自殺企圖。 病人自罪自責,把過去芝麻大小的事,夸大為不可饒恕的罪行,重者可伴有妄想,表現為罪惡妄想、疑病妄想等。
3. 出現身體癥狀,如口渴、食欲不振、性欲減退、疲乏、便秘、頭痛、腰背痛、體重減輕。這些癥狀往往可以掩蓋精神癥狀。
4. 思維活動受限,變得呆笨了。學習與工作效率下降,有時伴有意識障礙。
人到老年,遇到退休、兒女離去、親朋去世、喪偶、自身患病等情況,這是常有的事,也可引起短暫的情緒抑郁,這是正常的情感反應。但老年人由于腦的老化,控制自己適應新情況的能力減弱,所以很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引起抑郁癥。有些人具有抑郁性格。稍遇挫折便情緒低落、消極悲觀、懶言少動、思維遲鈍,平常食欲、睡眠、性欲都比較差的人,到老年更容易患抑郁癥。此外,老人生活單調,孤獨寂寞.自信心缺乏,整日無所事事,對外界及人際關系失去興趣,也會誘發抑郁癥。
老年人應講究心理衛生,時時注意保持自己心情愉快。遇到不愉快的事,如果一周以后心情仍不好,應及時請醫生診治。退休以后,要盡快重新安排好生活,使生活充實而有意義。平時要胸懷坦蕩,不糾纏于小事之中。發現自己有情緒變化,應想辦法及時調整。
下一篇: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六種需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什么有的老年人懷疑老伴不忠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