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注意飲食小心吃出慢性病
老人家該怎么吃?中醫認為,必須根據體質來調理。要注意的是,過分忌口反而吃進不利健康的食物的情況頗為常見,值得大家借鑒。
老人家經常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以膽固醇為例,人們的態度常呈兩極化:一是完全不理會,食所欲食;一是過度敏感,完全拒絕所有油分、肉類,反而出現營養不足、失衡的問題。后者尤以老婆婆最常見。事實上,適量的肉類是維護健康必需的,例如少油的雞胸肉可提供腸胃粘膜修護所需的蛋白質,是蔬菜水果無法供給的。另一個老人家常見的錯誤飲食法是,為避免膽固醇過高,拼命吃竹筍、酸菜、果菜汁、香蕉等食物。殊不知,這些屬涼性的食物,長期吃下來,容易加劇老人家常有的腰酸背痛困擾。
老人家常有的酸痛和骨關節問題,從中醫來看,其與“風”、“寒”、“濕”密不可分;而冷性食物會加重“寒”和“濕”的問題,原因是骨內的水分滯留無法釋出。另外,還有患高血壓的老人家為降血壓,天天猛吃葡萄、番茄,與前述狀況相近,最后引來渾身腰酸背痛,仍不自知,還繼續努力吃這類自認為“有益健康”的寒性食物。
中醫認為,老人家的衰弱以腎氣不足為主,此處的腎氣,指的是骨骼強度及體內水分調節。這里也可將腎設想為體內的除濕機,當腎氣不足,則無力帶動水分釋放,不僅易造成體內水分滯留,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隨之而來,同時也有腎水不足的問題,即需要水的地方到不了,包括眼干、口干、便秘等跟著出現。過去常通過吃豬的腰子來補腎,現在則因內臟類及海產類食品的膽固醇過高而有所顧慮。中醫說,大抵富含維生素E,又不含膽固醇的食品都是好的補腎品,包括核果類及黑芝麻均是,核桃就是值得推薦的核果之一。其他適合老人家食用的補腎食品還有山藥、百合、枸杞、黑豆、蓮子等,都不具強烈藥味,適合入菜。山藥可煮湯,也可以加入米一起煮,具有抗衰老和降血糖的作用。痰多困擾者,可常吃百合炒菜或燉冰糖來保養。枸杞也有補腎陽的效用,但患高血壓或糖尿病者不宜。黑豆以熟食或燉煮為宜,雖然泡藥酒也不錯,但老人家仍應避免喝酒。另外,銀耳、花粉、桂圓、蜂王漿、麥芽、大蒜、洋蔥、香菇等也都有補腎作用。抗衰老的中藥還有何首烏、靈芝、黃芪、黃精、玉竹、冬蟲夏草等。知名的何首烏具有使頭發變黑、降膽固醇的功效,可加冰糖煮當茶喝,加入其他藥材燉雞較有中藥味。
至于補藥圣品——人參,中醫說,老人家以平補或涼補的西洋參或東洋參(產自日本)為宜,不論燉煮、泡茶或口含均可。高麗參因為過于補陽氣(老人家宜補陰氣),常吃容易有便秘、脹氣帶來的陽氣過盛現象,并不建議食用。對于老人家常見的便秘困擾,則建議多吃粗糙的食物,例如胚芽米、全麥面包等富含纖維質又不會過涼的食物,還有木耳、海帶等含膠質食物,以及椰果類等高纖維食品,都是軟便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