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失眠的根兒在哪里?
充足的睡眠是人體健康的基本保障。睡眠充足才能保持清醒時精力充沛,有效調節人體的各種神經機能狀態,延緩衰老,增強健康。
但調查發現:90%以上的中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頑固失眠。失眠如得不到及時控制,輕則使人昏昏沉沉,神經衰弱,焦慮抑郁,影響工作和生活;重則破壞肌體平衡,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常見的很多中老年慢性病,如陽痿、記憶力減退、高血壓、糖尿病、皮膚退化、心臟病、氣短乏力及慢性炎癥等都與睡眠不好緊密相關。
中老年人失眠現狀
中老年人失眠,西醫上講主要是因為大腦神經系統調節功能發生障礙;中醫上講是人體陰陽失衡所致。中醫、西醫對失眠的論述,雖詞不同、意不同,但道理卻非常相似。因此,口服西醫的安眠藥或中醫的安神藥反而會導致神經系統進一步抑制與進一步衰弱。
常用的安眠藥,主要作用機理是全面抑制神經系統,降低神經興奮性。因此,它在幫助失眠患者改善睡眠的同時,會嚴重減低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長期服用,易形成藥物依賴,甚至發生慢性中毒及階段綜合征等。
中老年人失眠也不能夠服用補藥,因為這樣的失眠患者神經系統已經相當虛弱,同時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也相當差,一旦食用大補之物,如黃芪、人參等,反而會加劇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失調,會增加神經系統的異常的興奮性。也不能吃大苦、大寒之物,那樣雖然降低了神經系統的異常的興奮性,但也降低了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
解決中老年人失眠,最好的辦法就是平衡神經系統,使其各項功能逐漸趨于正常。神經系統的各項功能正常后,就會有效調動消化系統,增加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調動血液系統,增加對神經系統的血液供應;完善自身的調節,使神經系統及身體的各臟器代謝完善,及時排泄身體中存在的毒素。正如《黃帝內經》所說:“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
多數失眠、抑郁禍起神經系統失衡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中國現今約有1.9億人的神經系統處于失衡狀態;神經系統失衡所引發的疾病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首位,約占疾病總負擔的20%。每4個人中就會有1個人在其生命的某一階段曾受過神經系統方面疾病的侵擾。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2004年世界衛生報告》強調,神經系統疾病目前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患,而到2020年時可能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的第二大疾病。
失眠美哈佛大學研究表明:人可以五天不進食,只要飲水,尚可維持生命,但如果真正五天五夜不睡覺便有生命危險。
抑郁據衛生部統計:我國每年至少有25萬人死于自殺,平均每分鐘就有一人,另有200萬人自殺未遂,而在自殺人群中,有近八成的人患有抑郁癥,抑郁癥已成為我國15歲到34歲人群的第一大死因。
焦慮、煩躁據大洋網報道:在中國,交通事故每死3個人就有1個是由于情緒不穩定、焦慮、煩躁而引起的。而每年我國死于交通事故的約有10萬人,平均每天300人。
神經衰弱據教育網報道:我國每年大約有60萬名學生,由于用腦過度,導致神經衰弱,而無法繼續學業。海洋
■相關鏈接
失眠危害知多少?
古人云:“好眠無郁,萬病不生;失眠抑郁,諸病生焉,不覓仙方,覓睡方。”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錯誤地認為失眠障礙不會影響人的健康而延誤治療;殊不知長期失眠神經系統功能就會紊亂,對身體造成多種危害:
1.記憶力減退,頭痛,神經衰弱;
2.導致植物神經紊亂,嚴重者形成精神病、神經官能癥等;
3.身體免疫力下降,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減弱;
4.引發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老年性癡呆等;
5.經常失眠使人過早衰老,縮短壽命;
6.嚴重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