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想要和諧老人起啥作用
每個市民的小家庭和諧了,社會大家庭才能和諧。而家庭要和諧,家庭成員中的長輩,也就是家中的老人扮演什么角色很重要。
今天本報披露的這起“因子女糾紛引發的親家被殺案”,向社會提出了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考題:家庭要和諧,老人該起啥作用?記者帶著這個問題深入社區采訪,感受了市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聽到了可供借鑒的家庭和諧故事。
因子女家庭矛盾,兩親家互相埋怨,繼而爭吵斗氣,女方父親一怒之下竟將男方母親殺死了。近日,犯罪嫌疑人果某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這起因家庭糾紛導致的血案,向社會提出一道家庭關系試題:在因子女引發的糾紛中,老人應該扮演什么角色?
家庭爭吵親家被殺
8月8日下午5時許,家住皇姑區的果某酒后來到親家孫家,就孩子們的家庭糾紛進行理論,在爭執中,果某持刀將親家母馮某殺害。
據果某交待,他是因為看到女兒在孫家經常受氣,才下此狠手的。但在孫家出示的證據中,眾多鄰居均表示果某女兒在孫家并沒有受氣。據孫某介紹,兒子、兒媳婚前曾約定,婚后與婆家同住。兩人婚后,老兩口與兒媳常因生活瑣事爭吵。后來,兒媳懷孕后,孫家想要生下這個孩子。而此時果家認為,本命年生孩子影響后代的運氣,便出面干預。在幾次爭執后,孫家終于簽字同意兒媳去做人流術。然而,由于女方身孕已經6個多月,醫院在檢查胎兒無疾病的情況下,不同意其做人流手術。后來,兒媳生下一男嬰。
果家在女兒懷孕后,就一直要求孫家給小兩口買套新房。孫家沒答應,而是給小兩口租了一套房子。孩子出生后,兩家再次因小兩口的住房問題出現矛盾。案發當天,果某又登門和親家交涉,雙方言語不合,釀成命案。
家庭矛盾老人有責
據記者了解,近年來家庭成員之間因矛盾激化而引發的命案逐漸增多。這種情況已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社會治安秩序,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遼寧申揚律師事務所凌杰律師針對此事分析說,此類案件絕大多數并非偶然發案。家庭類的傷害案,起因都是感情破裂或家庭內部糾紛逐漸激化所致。發展的規律由開始發生口角到使用暴力,由生悶氣到公開吵鬧和打架,甚至發展到行兇殺人報復。一個家庭發生命案后,警方也會很快接到案發家庭所在地周圍群眾的舉報,而鎖定該家庭中的犯罪嫌疑人,原因就是群眾早已了解該家庭的相關情況。家庭命案多系可防性案件,如果我們基層單位提前獲知哪個家庭出現較大矛盾或有進一步激化的苗頭,及時做工作,幫他們把疙瘩解開,使其和睦共處,就能有效地避免家庭慘案的發生。
另外,面對兒女引起的糾紛,雙方老人的態度十分重要。如果不能相互忍讓和寬容,而是推波助瀾,只會使家庭矛盾不斷升級,釀成原本不該發生的悲劇。李欣
40多平方米的小房,老少三代同堂,家境不富裕,可日子過得和和美美,馬路灣街道吉林路社區了解左秀云家的人都夸贊:“他們家的幸福生活,得益于老婆婆當得好。”
小兩口吵架媳婦要離婚
11月6日,在和記者交談中,62歲的左秀云臉上始終保持著和善的微笑。“兒子一家是在1995年我老伴得癌癥后和我們一起生活的。已經十多年了,關系一直很好。”
“作為老人,首先位置要擺正。我自己也有女兒將來也要給別人做媳婦,我當然希望未來的公婆能對她好。換個位置想想,我自然不能虧待了媳婦。”左秀云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
左秀云的兒媳婦是從農村嫁過來的,親家那邊總認為城里全是有錢人,經常找人捎條過來要錢。有一次又捎了一個條,上面寫著一千元。當時左秀云的兒子單位效益不好,一家人生活很拮據。兒子堅決不同意給,媳婦不敢違抗父親,堅持要給。兩個人誰也不肯讓步吵得特別兇。第二天早上,媳婦負氣之下把戶口本和結婚證都拿走了,準備去辦離婚。
婆婆善調解風波被平息
左秀云看事態嚴重,抱著兩歲大的孫子追了出去,把兩個人找了回來。在家庭會上,兒媳先開口說:“這事我也很為難。我爸張嘴向我要錢我能不給嗎?我們農村就講究這個,不聽話就是不孝敬,我要是違抗他老人家,那我以后哪有臉回去啊。”左秀云仔細考慮了一番后,慎重地說:“小娟,這件事我知道你也很為難。但是我要提醒你們的是,不能把離婚看得那么簡單,一有矛盾張口閉口就知道離婚。婚姻需要雙方的包容和理解。”左秀云又問:“小娟,你坦率地說,拋開這件事不提,你和丈夫之間感情有沒有問題?”兒媳想了想,輕輕搖了搖頭。“那公公婆婆對你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地方虧待你?”兒媳急忙肯定說:“公公婆婆對我像親閨女一樣,沒有一點照顧不周的地方。”
左秀云聽后,放心地長出了口氣。“既然公公婆婆都沒問題,丈夫對你也好。那就出在錢的問題上。小娟,現在農村也講勤勞致富,你父親那邊鄉下有三個兒子,這幾個青壯力完全可以務工務農維持生活,不能總是把負擔強加到你身上啊。你和你爸爸好好講講,城市人也不都是高收入。如果你家那邊遇到什么難處,不用我兒子說,我借錢也得幫著渡難關,但是這么無休止地接濟讓人難以承擔,以后你的負擔將越來越重。你們的錢賺得不容易,也要節省些,將來孩子上學要花很多錢。你倆再仔細想想,不能因為這件事影響夫妻的感情……”
小娟聽了深受觸動,她默默地將結婚證和戶口本放回原處。這時,左秀云上前給兒子一拳。“你是男子漢大丈夫,凡事都應該讓著點,你媳婦夾在她父親和你之間,感覺也不好受,你得多為她想想……”
這場離婚風波在婆婆耐心調解下,最終風平浪靜了。
左秀云當婆婆的體會是:面對家庭內部矛盾和兒女婚姻危機,老人要充當“和事佬”,要想辦法滅火,不能火上澆油。親家之間要互諒互讓,你讓一分,我讓一步,看似不可調和的利益之爭都能化解。(徐娜)
“家庭要和諧,老人該起啥作用?”
11月7日下午,沈河區大南街道紅巾社區組織十幾位老人,就這個家家都要面對的命題各抒己見,發表看法,實話實說。
千萬不可火上澆油
李大姐首先講述了一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我妹妹最近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因為這房子,我家差點鬧出家庭危機。因為怕妹妹和妹夫還貸負擔重,我媽就把攢了一輩子的積蓄全拿出來了,而且當月的工資留了一點生活費也都給我妹妹了。可反過來妹夫的父親退休后每月工資2000多元,他們買房子僅僅拿了5000元。
我媽心里特別不平衡:“我退休一個月才700多元錢,孩子買房全舍出來了,可是老丈人那邊怎么那么小氣……”我媽一氣之下非要找我妹訴苦。我對我媽說:“我們給妹妹錢,是自己家的事,也是應該的,妹夫那邊怎么處理,那是人家的事。您可不能去找妹妹抱怨,不僅妹妹會上火,她要是找妹夫鬧,那不是制造矛盾嗎?最后真鬧到那邊老人那兒,弄出什么事來,到最后可怎么收拾啊?”我媽聽完也是這么回事,也就想開了。
對兒媳婦另眼相看
65歲的張淑英家四世同堂,八口人共同生活在51平方米的小房里,她談了營造家庭和諧氣氛的體會。
我認為對媳婦要比對自己的女兒更看重些,長期相處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我兒媳婦一下班就和我聊天,無話不談,親近得很。而我兒子和他老丈人關系挺好,沒事就去老丈人家喝酒。他們小倆口要是有矛盾,媳婦找我抱怨,兒子找老丈人抱怨,雙方老人都從正面開導,矛盾很容易就解開了。
兒女事老人少干預
張淑娟大娘和兒媳婦共同生活十幾年了。她說:小兩口生養孩子教育孩子,那是他們的事兒,老人盡量不要干預。所以他們批評孩子時,我從來不護著孫子。在家我一般是多干活少說話,兒媳婦心情不好,發點脾氣,我都不吱聲,過后她也會反思,互相寬容些,也就沒事了。
老公公要有高姿態
74歲的王春喜講了自己的“家庭關系學”:作為老公公,對兒媳婦我一般采取不過問原則,有問題一般讓我老伴溝通,畢竟女人之間交流也方便。
孫女剛出生時,兒子與媳婦因為孩子的性別鬧了點別扭,當時兒子怕我不滿意,非常小心地對我說:“爸,我生了個女孩。”我當時笑著對兒子說:“傻孩子,都什么年代了,你還講重男輕女。女孩比男孩細心,懂得心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