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幫失明老太“拾荒”
“昨天我剛把大家給我送來的紙盒和飲料瓶子賣了,賣了20塊錢呢!”吳大娘話語中充滿了感激。家住一汽一站250棟的吳秀榮大娘天生視力殘疾,靠拾廢品為生,為了幫助她,鄰居無論男女老少都動員起來,大家見到路邊的瓶子就會撿起來送到老人家門口。每次學校開運動會,有的小孩還把同學們扔的瓶子背回來堆在她家門口……
視力殘疾老人拾荒為生
昨天一早,記者來到了吳大娘家,她的生活雖然不富裕,但是屋子里擺放得整整齊齊。吳大娘告訴記者,她今年70歲了,先天性的視力殘疾讓她無法從事正常人的工作,年輕時一直在街道辦的一個小工廠做工人。吳大娘的老伴也是殘疾人,只有一條腿,經營一個小小的修鞋攤。原本生活還能維持,但是后來老伴病倒了,從此家里的重擔就都落在了吳大娘的身上。光靠吳大娘一個月100多塊錢的收入根本就無法維持,沒辦法,吳大娘就起早貪黑出去撿起了廢品。
幫老人撿廢品鄰居全家出動
吳大娘說,即便是這樣,靠撿破爛的這么一點收入也無法支付老伴的醫藥費。“為了幫我,樓上的鄭淑蘭兩口子經常接濟我。過年時,她們就把單位分的購物券、大米和豆油給我送來。這些東西可幫了我們家大忙了!”就在兩年前,吳大娘的老伴去世了。吳大娘也病了一場?!拔业难凵窬驮絹碓讲缓昧?,現在就是熟人走到跟前我也看不太清楚。”吳大娘說,為了幫她,鄭淑蘭和老伴每次出去時都會把扔在馬路邊的瓶子和紙盒撿回來給她。在鄭淑蘭老兩口的帶動下,鄭淑蘭的兒媳婦、孫女和外孫女都開始幫助吳大娘撿廢品。
開完運動會女孩撿一堆瓶子
記者隨后見到了鄭淑蘭阿姨,她告訴記者,她和吳大娘同歲,他們住鄰居15年了,她很同情吳大娘的遭遇。鄭阿姨說,其實開始的時候她在外面看見廢品也不好意思撿,但是慢慢就習慣了。記得有一次,兒子開車拉著他們一家出去,老伴看見路邊有幾個塑料瓶子,就叫兒子停車。老伴把幾個瓶子撿回來后,兒子就問:“爸,你怎么還撿這些呢?”老伴就把吳大娘的情況告訴了兒子,從那以后,兒媳、孫女和外孫女也加入了這個行列。鄭阿姨說,有一次,外孫女學校開運動會,孩子就把同學們扔的飲料瓶子全放到書包里,用手抱著書回了家,孩子把瓶子都放在了吳大娘家的門口。
送的廢品每月能賣100多
吳大娘感激地說,現在她不用出門就能撿到廢品。除了鄭淑蘭一家,兩年來,很多鄰居都會幫她撿廢品。“經常是早上我開開門,門口就有紙盒、報紙和瓶子什么的。最多一個月能賣100多塊錢呢。昨天,一汽離退休人員第四工作站的金站長還給我送來了不少紙盒呢。身邊這么多好人,我感覺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