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老年人 婚戀
很多老人晚年喪偶,感到十分孤獨、寂寞,想找個老伴安享天年。我們《老人天地》版也開設了“夕陽之約”欄目,為老人們牽線搭橋。但是據統計,老人的再婚成功率很低,特別是許多老年女性抱怨找不到好老伴,許多老年婚介所也面臨著關閉的局面。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老年人在擇偶時到底存在什么問題?為此,記者采訪了老年問題專家李培陽先生。
過分挑剔老伴難找
據李老師介紹,從總體上說,在單身老人中,男女比例懸殊,女多男少,這種比例現狀使得女性老人再婚面臨更多困難,而有些大媽在擇偶時,又十分挑剔,很不現實,所以總是難以找到合意的老伴。李培陽先生舉了三個例子:
個案1:姻緣卻因地方斷
李大爺和王大媽經人介紹認識,都感覺不錯,可王大媽發現李大爺家住在全福莊,便猶豫了。她想:是機關干部肯定住在英雄山附近,是高校教授就住在山大附近,這個全福莊可沒出過名人。于是這樣一段姻緣便有始無終了。
個案2:四個手指見真心
山東監獄管理局的張大爺和劉大媽,在婚介所認識了,經過交往后互相滿意,一次偶然的機會,劉大媽發現張大爺左手是四個手指,心中十分不滿,認為自己找了個殘疾,日漸冷淡張大爺。后來張大爺得知此事十分生氣,他說:“我那根手指是在抗美援朝時打仗負的傷,這是我一生的驕傲。”劉大媽得知后十分后悔,又想與張大爺和好,可張大爺堅決不肯,他說:“我四個手指是因為戰爭負傷你就喜歡,如果是因為兒時玩耍造成你就嫌棄,況且這么多年了,生活中沒有任何障礙,你因此對我挑三揀四,可見對我并非真心啊。”
個案3:一個稱呼改命運
上海來濟的譚大爺,是幾十年前隨上海公司來濟的老技工。晚年喪偶,兒女又都在外地,十分寂寞,來到婚介所征婚。起初他填了一個表格,在職務那一欄里寫的是“工人”,許久沒有老太太愿意見面,后來,介紹人告訴他老太太嫌他素質低,沒文化沒技術。譚大爺很委屈,在一位朋友的點撥下,將“工人”改成了“技工”。一時間,應婚者接踵而至,譚大爺應接不暇,同時也讓他感到無奈。
擇偶困難 心理作怪
李先生說,對以上三個案例人們可能感覺很荒唐,但這的確發生在我們身邊,類似的例子也舉不勝舉,究其原因,是因為有些大媽的心理在作怪!
一、攀比心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