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人老了,需要有個伴,兒女再孝順,也無法取代老伴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老年人的再婚之路往往并不好走。除了容易遇到子女阻撓外,老年人自身認識上的偏差,往往也是導致再婚失敗的重要原因。心理專家指出老年人再婚普遍存在四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動機不純,找老伴當成找保姆找“飯票”
與年輕人的婚姻普遍看重情感因素不同,老年人再婚容易帶有更多利益上的考慮。有的老人身體不好,找個老伴是為了料理自己的生活。一旦對方不能達到自己的要求,就產(chǎn)生不滿情緒,因而影響了兩人的關(guān)系。其實,情感才是婚姻中最重要的紐帶,也是婚姻能否幸福的根本。
誤區(qū)二:缺乏了解,自認都是過來人草率成婚
不少老年人認為,雙方都是過來人,所以再婚無須講究,彼此看著順眼就行了,因而往往缺乏彼此間的深入了解,有的甚至相識一兩個月就草率結(jié)婚。而婚后才發(fā)現(xiàn)兩人性格、生活習慣等相差太遠,幾十年形成的生活習慣很難改變,相互間不易磨合,難以互相諒解,家庭生活也難以融洽。
誤區(qū)三:以舊套新,事事將新老伴與舊老伴對比
喪偶老人再婚時,容易凡事將新老伴與過去的愛人相提并論,特別是拿新老伴的短處去比過去愛人的長處,甚至當面指責、數(shù)落,使不很穩(wěn)定的夫妻感情受到傷害。其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既然有緣走到一起,就應該相互磨合,全心投入新的生活,不要老是生活在過去的影子里。
誤區(qū)四:子女矛盾,接納新老伴但沒有接納其子女
老人再婚,最棘手的就是如何面對對方家庭成員的問題。這個問題處理得妥當適度,會相安無事;否則家庭颶風即將來臨。身為人家的“后爹、后媽”,應該盡量做到不偏不倚,“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樣才能得到對方家庭成員的認可與尊重,新的家庭才會平安和睦。
下一篇:黃昏戀走向另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克服老年人心理變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