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網戀,似乎只屬于時髦的年輕人。但事實上,滬上很多老年人也像年輕人一樣,在網絡生活中美化自己,和異性交往,燃燒起久違的激情。
周圍的輿論或小輩的議論成了老年人最大的顧忌。蘇阿姨說:“有一些同居的老人后來就是受不了周圍的閑言碎語,后來不得不分手。所以,很多老人為了保護自己,他們不愿意多說自己的事。”
網站上還能看到不少網戀失敗的例子,但不管有多少失敗的例子擺在面前,仍然有不少老人樂此不疲地在網絡上“將愛情進行到底”。
“鴿子”的幸福生活
“鴿子”,下鄉當過知青,一個標準的老三屆。她在一個網站論壇上,遇到一個談得來的劉先生。“我們都有各自的網站,上面都是真實的姓名和工作單位,從網上認識的第一天起就對對方有了基本了解。”鴿子說。那時劉先生還在日本留學,兩人的交往一直通過E-MAIL。此后半個月,兩人的通信激增到500多封。
1999年1月中旬,在機場雙方憑著第六感在人海中相逢,“事先都看到過對方的照片,我一眼就認出了他,像老朋友見面一樣。”鴿子說。
又經過一年多的網絡戀愛,兩人在2000年6月甜蜜完婚。鴿子說:“在網絡上談情說愛的感覺很好,我們又把這種感覺保留到了現實中。”
現在鴿子和劉先生把兩人的網站并到了一起,打開來是一個主頁叫“七彩人生”的網站,響著很好聽的音樂。
網戀不怕“見光死”
老網蟲蘇阿姨說:“我們在網上,和年輕人一模一樣,可以對異性撒嬌、扔臭雞蛋、獻鮮花,我們都有E-mail、也用QQ、MSN、雅虎通,但上網聊天沒有很強的目的性,主要還是通過聊天等方式相互愉悅。我們不強求,有緣就牽手,沒有緣分就像朋友一樣的交往。如果要說和年輕人的網戀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那應該是我們不隱瞞基本情況,所以,‘見光死’的很少。”
“老小孩”負責人之一張志安說:“老年人就是老小孩,在網上也很單純,會把自己的背景情況寫得清清楚楚,有的還放上照片,他們的網絡身份和現實身份基本一樣。所以,一旦有老人網戀,成功率都比較高,就我們網站就有四五對。”
同居多過結婚
與“鴿子”們不一樣的是,有一些網戀老人選擇了同居。
有些兒女們不贊成父母戀愛。
他們擔心,這會分走父母給自己的愛,甚至影響到繼承權。因此,老年人“網戀”到要結婚時,一般都會招致家庭成員的反對。
[1]
下一篇:老年再婚切莫草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年人的十條心理健康標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