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的夫妻并不能相守到老,所以老年人肯定要面對喪偶的問題,這樣子要是心理調節不過來的話,就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傷害,所以說老年人更需要注重自己的心理調節,避免那些壞情緒的出現。
1.雪上加霜老失伴
有位心理學家曾對5000多人作了生活事件與疾病關系的調查,結果發現喪偶后患病的可能性最大。尤其是老年人,生活惰性大,更不易適應喪偶所引起的生活劇變,相繼產生的抑郁情緒和孤獨凄涼感難以排遣,常使健康狀況急劇惡化,甚至使死神提前降臨。
統計資料顯示,喪偶老人在配偶死亡后兩年內的死亡率是一般老人的7倍,可見喪偶是導致老人提前死亡的重大心理因素。然而,居喪老人若能平靜地度過兩年,其死亡率即趨同于一般老人
2.積郁成病需提防
居喪對老人整個身心健康的嚴重損害,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前階段的過度憂傷和后階段的孤獨無助。配偶是生活上最親密、感情上最融洽的伴侶。隨著年增壽長,知心好友日趨稀少,老伴更是一日不可缺。一旦有誰先逝而去,另一個往往痛不欲生,難以接受這殘酷的現實。或終日痛哭流涕,不愿與已死的老伴分離;或呆若木雞,不思茶食,一味唉聲嘆氣;或悲情難遏,遷怒于人,怪罪自己。失去幾十年朝夕相處、患難與共的老伴,確實令人心碎,短期內有強烈的情緒反應也不可避免,但決不能延續過久。否則積郁成病,每況愈下,不少老人就是在老伴先逝不久后相繼而去。所以,在居喪的前階段,幫助老人消除憂傷、重振精神是主要的。
3.生活重組延年壽
孤獨凄涼、生活無助常是居喪老人后階段的主要困境。盡快幫助居喪老人擺脫舊日的戀念,重新新生活,適應新生活,是健康長壽的基本保證。為避免觸景生情,制止憂傷心情的延續,可先將家中的布置作個調整,給老人以新的感覺;子女親友要主動給予更多的陪伴和關懷,減少老人孤寂無助感,使之逐步習慣新的生活;鼓勵老人擴大活動圈,與人多交往;培養老人新的業余愛好,如養花、種草、集郵等;指導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主動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若老人有再婚之念,應給予支持和幫助,使其余生之年重添樂趣。
老年人喪偶的生活很多時候是孤單的,因為在他們的世界里,含辛茹苦的把小孩子養大,但是他們越長大可能會離開自己就會越來越遠,所以他們需要的是更多子女的陪伴,只有這樣子對他們來說才是更加幸福快樂的,利于心理健康的。
下一篇:中老年人控制情緒很重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緩解老人空巢癥心理的四個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