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步入老年生活,那么這個時候的心理就會發生很大的改變,經常會存在負面的心理影響,其實這些都是黃昏心理的一個表現,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調節黃昏心理呢?看看下面小編所介紹的方法吧。
冷落遺棄感
有的老年人退休后,覺得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權力,生活中沒有了迎來送往的熱鬧,覺得不能再在職權的舞臺上“操作表演”,心里便會產生蕭條冷落之感,這種失落的心理纏纏繞繞,揮之不去,如同被人拋棄后那種難受。
分析與調適:由于自尊心過強,同時受虛榮心的驅使,對自己的“角色轉換”想不通,因而產生消極自棄情緒。從健康的角度講,情緒消極,人的抗病能力就會下降,對生活會產生不良影響。其實,“丟權”變老,猶如季節轉換,是人生的必然規律。唐代詩人孟浩然有詩云:“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一位退休老人說得好:“草隨風動,權隨職走,退休離職,天經地義,有什么好懊惱失意的。”記住他們的話,用平常心做好“角色退場”吧。
累贅包袱感
有的老年人多疑多心,思想變得愚昧,常常感到自己無能為力,不能再為家里做事,認為自己是子女的累贅和包袱,是“三飽一倒”的“活害”,覺得生活是一種折磨,是一種煎熬,因而產生悲觀失望的想法。
分析與調適:傳統的養老模式,消極的心理是引起老年人“包袱累贅感”的主要原因。老年心理學認為,關門養老,困守斗室的消極養老,自然禁閉的養老方式只會越養越老。老年人是人生的秋天,是成熟與收獲的季節,歷史上許多創大業的名人都是老年人。如孔子、孟子、恩格斯等。我們有理由甩掉那些不良情緒,進行人生二次創業,開創人生第二個春天。
懷舊回歸感
有的老年人多愁善感,留戀過去,常沉緬于對已往的追求,表現出程度不同的懷舊情結。有過多坎坷經歷的老年人,其思緒會集中于過去艱幸的生活,睹物思人,愁緒滿腸;有過戎馬生涯的老年人,則對戰爭的殘酷而傷感悲哀,憂心忡忡……
其實很多的老年人都可能會受到這些心理的影響,這些情況都會個他們的生活甚至身體身體帶來一些疾病,所以小編是希望大家都能夠重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給他們更多的關愛,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緩解黃昏心理。
下一篇:老人經常嘮嗑有益身心健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人更渴望得到精神關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