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事件 一三年前程東進入國內一家著名的通訊設備公司,不久就被提升為區域銷售經理。但是,近來程東發現自己有些不對勁,天天覺得疲勞,想睡覺,但真正躺在床上時,卻怎么也睡不著;白天面對工作時提不起神,不能集中精力思考問題;與客戶交談時常常心不在焉……
背景事件二王林楓擔任本市重點高中的語文老師已有十五個年頭,深得學生的尊敬和同事的喜愛。但這個學期以來,大家發現,往日那個和靄可親的王老師突然變成了一個吹毛求疵、性急易怒、牢騷滿腹的人。調皮的學生偷偷問:“是不是王老師的更年期到了?”
程東和王林楓的經歷很有代表性。同樣身處職場中的你,是否有以下癥狀和表現呢?
——經常感到疲勞、肌肉緊張、頸背痛、頭痛、失眠,但是到醫院檢查,卻并沒有發現器質性問題;
——情緒上缺乏熱情與活力,容易消沉或敏感易怒,自我評價降低,對同事不愿理睬,經常覺得自己孤立無援;
——厭倦目前的工作,覺得工作無法給自己帶來滿足感和成就感。工作中度日如年,一天都在焦急地等待下班;
——工作效率低下,雖然總是忙忙碌碌,卻沒有絲毫成果。時常對著某一個地方發呆,腦中一片空白。
如果你同時具備了兩項以上,那么,你就有可能和程東、王林楓一樣,陷入了“職業倦怠”的困境。化解職業倦怠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一、自我反省,修正人生坐標。有些人的職業倦怠是因為自己的現狀與預期目標相差太大,而導致理想的幻滅。目標沒有實現,可能因為自己能力和知識不夠,那就應該及時充電,著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質,與其憂傷落淚,不如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奮斗;也可能是因為目標制定過高,那就應該適時調整不切實際的目標,或者把目標細化,落實到幾個具體階段,分步走。這樣,每一個目標的成功實現會進一步強化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勵你朝新的目標邁進。
二、改變認知,擺正工作態度。“我還要在這個小職位上呆多久?真不想干了。”“我必須擁有這份工作以養家糊口。”你是否經常面對這兩種選擇左右為難?你不妨將這兩句話改成:“這個工作雖然不是很重要,但能讓我學到很多東西。我應該有一個積累經驗的必要階段,從而可以在一個合適的時候爭取升職或者跳槽”。這樣,你的心境就可以漸漸恢復平靜,倦怠感也會悄然遠遁了。
三、放幾天假,享受一下“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快樂。有多年工作資歷的人會對日復一日的工作、激烈競爭的環境產生倦怠心理,日子一天天在繼續,總有忙不完的事:難有創意的案頭策劃、停滯不前的銷售額、做不完的財務報表……你可以請幾天假,背一只背包,縱情于山水,體驗一下久違的閑適生活,在大自然中放飛疲憊的心情。然后,你就能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再戰江湖”了。所謂: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四、傾訴衷腸,尋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人際關系變得愈加疏離。想想你已經有多久沒有正常下班了?多久沒有和家人一起吃晚飯了?多久沒有與朋友談天說地了?與家人和朋友之間的相互傾訴和鼓勵是緩解壓力、治療職業倦怠的最好工具。
五、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如果陷入職業倦怠所產生的負面情緒中太久,自己無力應付時,完全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他們會依據你的具體情況,使用適當的療法幫你解除因工作壓力所帶來的倦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