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位29歲的女孩敘述說:我工作出色,感情卻一片空白。如果說真正意義上的談戀愛,我想我沒談過。現在是拒絕談,當知道別人對我有好感的時候,我害怕別人接近我,因為不管怎么樣都覺得沒有安全感。我沒受過感情上的打擊,我不清楚我的這種沒安全感是從哪里來的。
這名女孩有著明顯的恐婚癥。她沒有在感情上受過打擊,那么這種沒安全感來自于周邊的人,而父母可能是影響的第一人。因而,有必要詢問一下她父母的關系如何。
女孩回答:生活當中總有些吵鬧,每天總會有些拌嘴。但感覺上不是傷感情的吵架,可能是習慣了吧。
女孩的直接回答就是父母吵鬧,父母吵鬧對她的影響是至深的,這也是她恐婚的重要因素。父母吵鬧時,女孩最初會以她的方式來勸阻,可是父母每天仍會有些吵鬧,女孩就會感到無能為力和對父母吵鬧的焦慮,在內心產生一種尋找另一半的標準:“不要跟我吵鬧。”當有男性對她表示出好感時,她會拿出這個標準橫在兩人之間。如果男性表示不理解,或者不能表現出會達到這個標準,她就會寧愿單身一輩子也不嫁。
針對以上原因,可采用以下辦法來自我冶療:
改變認知。經常、天天地吵鬧當然是不好的,但是,偶爾的吵鬧是夫妻之間進行溝通必要的,吵鬧之后,夫妻之間相認錯、體諒,就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
系統脫敏療法。經常參加集體活動,多接觸異性。參加一次集體活動之后,記錄下跟異性有哪些積極的接觸,有哪些恐懼的表現。對積極的接觸要告訴自己以后還要堅持去做;對于哪些恐懼,要分析哪些不正常,并尋找以后改進的辦法。通過多次訓練,提升自我。
正強化法。讀付笛聲夫婦等名人婚姻幸福的書籍,聽聽周邊人家庭幸福的故事,告訴自己婚姻是多種多樣的,也可以是幸福的,不可能僅有吵鬧這一種。
環境療法。當父母再吵鬧時,父母和孩子互換角色表演一場情景劇,孩子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并告訴父母他們的吵鬧對孩子婚姻的影響,從而改變父母天天吵架的惡習,使自己不處于這樣的環境中。這一種療法是非常難做的,但做成功了就會有明顯的效果。(姚輝常 心理咨詢師)
下一篇:心理失衡竟暴打前妻男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35歲“女強人”進入更年期壓力過大導致早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