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西南大學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張慶林教授說,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人最容易出現急功近利的想法。從學上說,急功近利是由“即時強化”導致的。所謂“即時強化”,就是說人在看到了結果的情況下,就會強化自己的行為,以結果為導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指引。
即時強化的例子是很多的,如家長對小孩的教育,不管其平時是不是努力學習,只看考試的結果如何。如果考得好,就獎勵;考得不好,就會批評。學校只根據老師發表的文章和學術成果的數量來對老師進行獎勵,而不管這些文章或學術成果的質量。事實上,一項重要研究成果的出臺,往往需要十年磨一劍,但誰也不會在研究過程中對人進行獎勵。因此,社會上普遍出現急功近利的情況,也是可以理解的。
張教授說,急功近利的害處是顯而易見的。很多人由于只看眼前,不看長遠發展,其結果很可能是殺雞取卵。有的老師即使寫了不少文章,但由于在學術上沒有什么大的突破,缺乏原創性,其價值也是微乎其微。地方政府如果在經濟發展時,采取急功近利的行為,其結果很可能就是GDP上去了,卻犧牲了環境、浪費了資源、忽視了和諧發展。學生如果急功近利,盡管考分上去了,綜合素質卻沒有什么提高,或者是一時找到了一個好的工作,長期發展卻缺乏動力,結果流于平平。
張教授說,急功近利是可以克服的。克服急功近利,要從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個方面著手。外部因素主要從管理上著手,評價者要有一個科學客觀的評價體系。內部因素則是考慮每個人的價值取向和人格特點。
首先,從評價體系上來看,無論是科研、政府行為,還是學生的學習,如果僅僅從一個方面來衡量和考核,就會導致被評價者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那個容易出成績、出效果的方面。因此,考核時要注意全面系統,重視科學的發展觀。
其次,從價值取向來說,如果一個人只想賺錢,就很容易出現急功近利的想法。要改變這種想法, 1
下一篇:咨詢手記 他為什么學不進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想被拋棄,所以毀滅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