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手記 他為什么學不進去?
分類: 案例分析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8-07
閱讀 :366
1 【案例】
小剛本來是一個好學的孩子,學習一直都很努力,成績也很不錯。進入高三后,班主任老師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班主任老師曾不止一次地介紹過自己的成功經歷:他是一個從邊遠農村走出來的苦孩子,正因為刻苦學習才獲得成功。班主任老師經常在班會上強調高考對人生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利用所有時間認真學習,甚至取消了體育活動。在家長會上,班主任要求家長也要積極配合,不讓孩子做任何事,讓孩子一心撲在學習上。他還經常在班里排名次,經常比較其他同學的學習成績……
小剛變得越來越急躁、煩悶,上課坐不住,而且越著急就越學不進去,做題時靜不下心來。最近一次考試,他成績退步了許多,班主任老師批評他,說是他驕傲的結果。他覺得特別委屈,痛哭了一場。他不想做題,不想看書,甚至不愿再上學了。有時在家里看電視,一看就是一個晚上,但看完后又覺得很后悔,埋怨別人也責怪自己。
【分析】
家長急得沒有辦法,就領小剛去看咨詢師。咨詢師告訴他:煩躁、學不進去也是一種疾病。人的大腦如果裝滿了不清空就再也裝不進去了。比如,有的同學不停地學習,以為學習時間越長越好,但是,如此學習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超負荷狀態,再也學不進去了。此時,人就會變得煩躁不安、易怒,看什么都不順眼,以前挺愛學習,但現在一看見書就煩,一拿起筆就難受,有的同學還會無故大哭大鬧。
他們的核心癥狀是不想看書,也不想做題,心里亂糟糟的,就想發脾氣,想哭,別人管自己就煩。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往往采取錯誤的做法,就是在看不進去書的時候,以為看電視、玩電腦、看閑書、聽音樂可以讓大腦休息一下。心里煩的時候,以為什么也不做最好,或者跟同學吵架,跟家長嚷嚷。
咨詢師分析說,造成煩躁的原因,一是生活單調乏味,一味地學習,缺乏鍛煉和娛樂活動;二是老師、家長過分強調學習,引發了學生的逆反情緒;三是沒有耐心,缺乏吃苦精神,遇到挫折、困難就變得急躁;四是情緒調節能力不足,一不順心就亂發脾氣、哭鬧,不知所措。
經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