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潔癖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問題,患者通常非常講究衛生,不僅對自己的衛生要求苛刻,連身邊的人和伴侶也要配合才行。其實,這種行為已經構成了威脅心理健康的疾病,屬于強迫性神經官能癥。下面我們來看看潔癖的影響。
案例分析:
錢某某于2010年認識趙某某,在兩年的戀愛過程中,錢某某也感覺到趙某某有潔癖,但以為趙某某是大家閨秀,為保持淑女形象,喜歡干凈是正常的,就沒有太在意,兩人于2012年5月登記結婚。
婚后趙某某潔癖癥愈發嚴重,錢某某應酬回家只要沾點酒氣,趙某某就不讓同床睡覺。生活中,趙某某還要求錢某某每天午睡、晚上睡覺前都要洗澡。在家中,趙某某只要一有空就打掃衛生,以上行為錢某某尚能忍受。
不久后,眼看身邊的朋友結婚后都生了孩子,錢某某希望也要一個,但趙某某因害怕小孩出生后把家里搞得臟亂強烈拒絕,最終,忍無可忍的錢某某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
結案后,法官試圖將兩人調解和好,但終因意見分歧較大而調和失敗,在調解過程中,法官也發現,趙某某的潔癖癥確實有些嚴重,在開庭前她要反復擦拭被告席及凳子;害怕衣服被弄臟,翻閱證據材料時特別小心翼翼。后經法院主持調解,兩人達成了離婚協議,遂出現以上調解內容。
潔癖也是一種心理疾病
潔癖患者更易生病。潔癖跟家族遺傳有很大關系,70%的潔癖患者具有強迫性人格,這是潔癖產生的生理基礎。而長期的精神緊張,如工作壓力過大,要求過分嚴格,或者處境不順利,常擔心發生意外等外界不良刺激也會誘發潔癖。
通常,患者在心理治療師指導下,把自己害怕的東西和場景、經常做的事情,從輕度到重度依次寫出來,然后每天從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為。例如通過每天減少洗手的次數,從原來每天洗30遍,每次洗10分鐘,減少到洗20遍,每次7分鐘,直到只在飯前便后才洗手,每次不超過3分鐘。
小編認為,愛衛生本來是很好的,但是如果過度愛衛生,發展為潔癖,就應該及時的調整自己了。因為潔癖患者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維護清潔衛生上,所以也會活得比正常人更累。平時可以為自己找點其他事情做,多分散注意力,經過幾個月的治療,一般情況就可以恢復正常了。
下一篇:快樂生活 需解決工作依賴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教室恐懼癥的心理治療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