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高考前家長對考生“漠不關心”,甚至對考試不聞不問,劉翔平教授說家長正確引導有利于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
小明(化名)馬上要參加高考了,家長反倒不理不問考前復習情況,相反倒是督促他做起家務來。小明最近開始恢復洗衣服、買菜,并收拾室內衛生了。
小明有時很不理解,平時干活也就干了,現在時間這么寶貴,怎么還把時間浪費到這等小事情上呢?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學會學術委員、北京中小學生學校校長劉翔平教授卻贊同這位家長的舉動,他分析說,考前家長更應懂得教育的藝術,幫助孩子有效消除考前緊張。
考前要“虐待”孩子?
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雖然考生處于復習沖刺階段,家長內心也很擔憂,但不要表現出來。不僅如此,家長甚至要以漠不關心孩子的相反行為,讓孩子像平常一樣,這樣來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
“干家務”放松心情
劉翔平教授分析,這位家長讓孩子回歸到平常的狀態,至少有幾點好處:
第一,讓孩子覺得爸媽沒把他的考試當回事。孩子可能就會想:“臨考試了,還讓我做家務,這也太不重視我了,讓你們不重視我,我一定考一個好成績讓你們看看?!奔议L沒有壓力,孩子的壓力就會減少一半。
第二,這樣做使孩子能得到適當的休息。孩子已經做了一天的卷子,如果讓他洗衣服或者買東西,會使他換一下腦筋,休息一會兒。也許在路上或洗衣服的工夫,他就會自主地在心里整理一下自己復習的內容,更好地消化它。
第三,適當地做家務還可以使孩子的學習效率提高。既然損失了這么長時間,自己就會以更高的效率來補回它,學生做完家務后,會更加珍惜時間。
這一招適合壓力大的考生
“干家務”只是為了使孩子在考前保持和平時一樣的生活狀態,但這一招不能隨便用。有些孩子缺乏自覺性,學習不專心,需要家長的督促,如果家長有意打斷他的學習,讓他做家務,他會非常高興。對于這樣的孩子,家長不要盲目采用這個方法,但對于那些自覺性過強、壓力較大、焦慮感嚴重的孩子,家長可以這樣做。
下午:1:00-2:00英語
2:00-3:00買菜
3:00-4:00數學
4:00-5:00物理
爸媽不催我學習,我也輕松了!
>>>
下一篇:千萬別讓孩子越學越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阿西效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