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闖禍了這個時候他們自己也會非常的擔心害怕,要是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們對孩子不是呵斥就是打罵的話。那么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就容易產生很大的傷害,給孩子留下陰影。那么,孩子闖禍后怎么處理呢?此時的家長,要學會正確的與孩子溝通。
1."發生什么事情了"。遇到問題,家長常會下意識地做判斷,如指責自家孩子:"一定是你把茶壺打破的"。另外,孩子看問題的視角跟大人不一樣,在大人看來是錯事,在孩子眼里卻可能是對的。若不聽孩子說明,很可能會冤枉他。因此,家長要先問孩子事情的前因后果,并換位思考。這樣即使是孩子錯了,他也會因為有機會辯解而甘心認錯。
2."你的感覺如何"。爸爸問過上一個問題,波波低著頭,小聲說:"弟弟剛剛推了我一下,所以茶壺打破了。"孩子犯錯后,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關注他的內心感受。孩子有時不是故意的,往往內心已經受到沖擊,他或許早已心懷內疚,只是不好意思表達出來。而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激動時,很難接收外界信息,別人說什么他都聽不進去。此時,家長不妨問問孩子的感受,并引導他說出來,孩子的情緒會平復許多,才有可能冷靜思考,并吸取教訓。
3."你想要怎樣"。問過感覺后,波波突然大哭起來,怎么勸都不說話。此時,父母就要問問孩子究竟想怎樣了。孩子的內心沒有那么復雜,如果他認識到錯誤,最多會不好意思認錯。而拒不認錯或大哭大鬧,往往代表他有某種目的沒有實現。家長直截了當地問出來,效果更好。
4."你覺得我該怎么做"。對于上個問題,波波回答:"又不是我一個人的錯,干嘛光說我一個人!"當孩子說出自己的目的或真實想法時,不論是什么,家長都不要立刻評判。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冷靜地問他:"你覺得我該怎么做?"。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所以做錯事情也是情理之中的,想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并且改正,那么一定要注意利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尤其是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利用正確的方法。
推薦閱讀:多抱抱更利于寶寶心靈成長
下一篇:育兒經:教育孩子要揚長避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教育獨生子女需從心理入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