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畢業生最后一課:一封家書感恩父母
分類: 成長物語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4-08
閱讀 :487
“我在北大本科四年的學習、生活就快結束了。最近一些日子,同學們組織了一些聚會、座談以及合影,感受著離愁的滋味。臨近畢業,想想這么多年來,我最感激的還是你們。我成長的每一個足跡,都伴隨著你們艱辛的付出……”離校前夕,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2005屆本科畢業生呂燕沒有像往常那樣打電話回家,而是寫了一封飽含深情的家書。她說,唯有寫信才能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傳達給父母。 日前,隨著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將一沓精致的信封贈送給優秀畢業生代表,北大學生“畢業家書”活動正式啟動。據了解,此次活動源于北大學工部的網絡倡議:“提筆即是感恩,無論字數多少,都帶著溢于言表的深情厚意?!背珜М厴I生們拿起筆,給家中的父母、鄉親或者中學母校的老師們、同學們,以及其他關心、關注自己的人寫一封“畢業家書”。 感恩是一門必修課 “臨近畢業,同學們常常舉行各種告別活動,感謝老師、送別同學,但遠在家鄉的父母和親友卻經常被忽視、被遺忘?!北本┐髮W學生工作部負責人說,“目前正值畢業生離校之際,學校發起這項活動,就是希望引導畢業生們把那些深深埋藏于心底的言語書寫出來,讓畢業生們多一份感恩之心,我們相信,感恩應該是他們畢業前最后一門必修課。同時,也可以引導畢業生總結回顧一下自己的大學生活,規劃和設計今后的發展道路。” 為了推動此項活動的開展,北大校方特別設計印制了精美信封。學工部也開展了感人家書評選,推薦優秀家書發表到相關刊物和網站。倡議書在網上發出之后,反響熱烈,當天的點擊率就達到兩千多。畢業生們紛紛拿起筆,一抒心意。國際關系學院畢業生劉文忠說,打電話的時候總是簡單問個好,一些話都說不出來,而放下電話又感覺有很多話要說,所以還是選擇“畢業家書”的方式感覺最踏實。 畢業家書感動自己 “大學四年寫了不少信回家,但這封畢業信寫得最為感慨,也最為動情。其中既有對家人的感激和祝福,也有對今后工作的心愿?!奔磳⑦h赴西藏支教的中文系畢業生劉杰表示,給家人寫信是一種表達感情的方式,同時在寫信的過程中,自己也會更深刻地銘記以后的使命和責任。 “臨近畢業,是該跟父母仔細算算經濟賬、學業賬、感情賬了?!币呀洷K凸プx研究生的政府管理學院本科畢業生肖俊奇說,給自己的父母、鄉親寫封信,匯報一下自己的情況,感謝他們含辛茹苦支持自己完成學業,是畢業前夕自己最重視的一件事。 “有的村子里就出了這么一個北大的大學生,這個學生需要感謝的也許就不止父母了?!北贝髮W工部的黃國珍老師說,家書的投寄對象是泛化的“父母”概念,可以包括父母也可以給鄉親或者中學母校的老師們、同學們,以及其他關心、關注自己的人。“除了寫信的對象,我們連書信的內容也給出了具體的建議?!秉S國珍說,從臨近畢業的心情,到對家人、朋友、鄉親的感激,從總結這幾年的得與失,到暢談人生理想以及下一階段的計劃,學工部的倡議書里都做了詳細的引導。 這幾天,黃國珍經常到北大三角地現場向畢業生贈送信封,鼓勵學生參與到“畢業家書”活動中來。據悉,目前這項活動已經在全校畢業生中推開。不少學生在“家書”中附帶自己的畢業照、畢業證書復印件等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更多的學生則在北大郵局投遞“家書”,留下一個本校獨特的郵戳,以使“畢業家書”更具有紀念意義和文化特色。(記者 陸靜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