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習也是一種破壞力
分類: 成長物語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5-31
閱讀 :380
武漢市民通過上網投票和撥打熱線評出的“十大駕駛陋習”昨日公布,強行插隊、夜晚行車長開遠光燈、隨意變更車道位于陋習“前三名”,其他評出的還有開霸道車、快車道慢行、軋黃線超車調頭、闖紅燈等。調查發現,武漢六成交通事故與這些陋習有關。 原來這么多的交通事故是由陋習造成的,真讓人大吃一驚。因為在我們傳統的認識里,陋習是屬于社會公德的層面。 傳統的陋習,是以破壞秩序,挑戰公德,躲避責任,拒絕文明為基礎的。陋習綜合了人性之惡和自私,卻又通過非常狡猾和共通共融的方式表現出來,由于人們很容易在其中為自己的不良行為找到開脫的理由,陋習很容易取得一個處在半開化的社會廣泛的認同。 由陋習而引發的交通事故告訴我們,陋習絕不是無關緊要的生活習氣那么簡單,當陋習成為一種國民習慣,就成了一種破壞性極強的力量,對我們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將產生極大的負面作用。 這不是危言聳聽,只要透視中國的各階層生態環境,就能發現陋習占據了很大的市場。馬路只是其中的一個場景,在職場、商場等各個社會空間中,莫不充斥各種各樣的陋習,破壞著社會秩序和社會正義。 革除傳統的陋習,也是國民教育之必需。 (司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