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附中親子關系調研 孩子最信賴爸媽
分類: 成長物語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5-31
閱讀 :389
只要與父母經常交流,就可以消除彼此間的代溝,根據復旦附中組織的一項抽樣調查表明,認同代溝可以消除的學生已達60%。記者昨日在這份首次對外公開的調查報告上看到,62.5%參與調查的學生把父母當作自己最親密的人,迷茫時候選擇參考父母建議的學生比例也超過六成。 六成學生最信賴父母 據組織這項抽樣調查的團委曹金玲同學介紹,此次調研在全校三個年級按比例分發了抽樣問卷,主要問題集中在家庭教育和親子關系兩個方面。讓人感到欣慰的是,這份調研報告表明在重點中學學生心目中,盡管家長的教育方式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但在最親密人的排行榜中,父母在前三位所占的比例分別為62.5%、15%和5%,學生認為父母比自己有經驗,是自己最可信賴的人。 “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曹金玲同學告訴記者,這次調查表明同學對自己的父母并非漠不關心。根據調查結果,82.5%的同學注意過父母的生日和口頭禪。此外,記者注意到調查問卷中還有一道題目是“用一句話概括父母的性格特征”,幾乎所有的同學都用比較俏皮精準的詞句給出了回答。 討厭父母隨意比較 “你看某某某多好,你就是不行”,在調查子女最不想聽父母說的一句話時,拿自己孩子和其他同學比較被參與調查的同學排在惡語榜首位。記者在這份調查上看到,“班級最高分是幾分”等類似問話也讓同學感到厭煩,此外“好好讀書”、“多穿點衣服”也讓子女感到過于嘮叨。而有意思的是,與之對應的父母也不喜歡聽到子女與別人隨意比較,說出“還有比我更差的”之類的泄氣話。 盡管絕大多數學生在調查中表示渴望與父母交流,而且相信交流可以減少代溝的同學也占多數,但仍有四成學生表示代溝客觀存在。雙方無法理解對方的生活方式,學習和交友是雙方分歧最大的問題,67.5%的同學表示父母望子成龍的希望會給自己造成無形的壓力,代溝的存在讓選擇“總是對父母開誠布公”的學生僅占四分之一,而僅有37.5%的學生就“怎樣對待來電或來信的異性朋友”與父母進行充分交流。(記者/閻云飛 實習生/王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