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4-5歲正是天真快樂的年齡,可是,現在不少這個年齡的孩子卻天天喊著“煩得很”、“沒意思”……
一位父親抱怨,他與5歲多的兒子聊天時,他總是說:“你煩不煩啊。”那口氣和神態竟和他媽媽非常相似。 另一位6歲孩子的母親則表示:她的孩子現在總是不開心,口頭語就是“生活像一鍋沒味兒的白菜湯”或是“我是一只不被看好的股票”,這些都是孩子的爸爸經常說的。
許多幼兒園老師也有這樣的感覺,一些小朋友天天愁眉苦臉,上課時總是說“我對這些沒興趣!”、“有完沒完啊!”……開始時,老師還覺得孩子跟“小大人兒”似的,很“深沉”。時間久了,卻發現其中的兩點共同之處:一、說這類語言的孩子,父母多是比較繁忙的上班族,很多人對自己的現實狀況不滿意,平時愛發牢騷。二、這樣的孩子壓力特別大,對一切事物都抱消極的態度,學習中明顯缺少創造力和積極性。
兒童教育專家郭建國教授認為情緒可以傳染:父母們把工作中的不愉快帶到家里,這種方式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由于孩子年齡較小,本身就缺乏調節情緒的技能,如果總處在一個充滿抱怨和不滿的環境里,孩子也會像大人一樣用消極的語言來宣泄自己的緊張和不滿。孩子的這類語言形成習慣以后,對他們今后的人際交往和生活態度非常不利。
編輯:xinwei 來自:搜狐健康論壇 >>>下一篇:孩子撒謊不是道德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教你對付青春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