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嬌小女警也“高大”
1月5日下午,天冷,但萬州區沙河辦事處安樂村的王大媽心里卻熱乎乎的。去年9月,王大媽為一件小事在鄰里鬧糾紛,扯皮打架,受了傷花了幾千元醫藥費。社區民警李丹先后5次上門調解,花了20多個工作日,最后談定由鄰居分3次補給大媽醫藥費。王大媽在新年伊始拿到了最后一筆賠償費700元,逢人便夸李丹這個“小妹兒警察”硬是辦事情巴實。
小妹兒警察是萬州區沙河辦事處安東村、上坪村一帶的老百姓對李丹的親熱稱呼。這一是因為李丹年紀小,今年23歲,是一個才參加工作3年的小姑娘;二是因為她個頭小,長得纖細文靜,說話細聲細氣,像一個乖巧的鄰家小妹。社區里的居民都喜歡這小妹兒警察,說她和老百姓貼得近;還說她給居民辦事很周到,大事小事都熱心地辦,辦得讓大伙兒滿意……在老百姓的夸獎聲中,小妹兒警察李丹脫穎而出,2003、2004連續兩個年度被萬州區公安局天城分局評為優秀民警、優秀公務員;2004年底,更因為社區警務工作成績突出,被評為重慶市“十佳社區民警”,成為了渝東片區公安系統唯的一名“十佳”。
不厭其煩上門訪
當警察不在乎年紀大小,關鍵在于有不有創造合諧社區的能耐,心中有沒有老百姓。這是李丹當社區民警的最大感受。李丹從學校畢業后就來到萬州區公安局天城分局天子湖派出所當一名社區民警。起初居民們都用懷疑的目光看她。李丹為了讓群眾熟悉了解自己,就一戶一戶上門,把印好便民服務措施的警民聯系卡送上門。有的住戶用斜眼瞧她,不給她開門。李丹就不厭其煩地再次上門,一次兩次,笑瞇瞇地和大家擺談聊天,送上了1500多張警民聯系卡。群眾漸漸熟悉了這個嬌小、文弱的警察,說這個小丫頭舍得跑路,看來是個辦扎實事的小妹兒。
老百姓慢慢接納并喜歡上李丹,更因為李丹心里裝著群眾的事,一件件認真負責地去落實。上坪村有一個30多歲的賈云(化名)的居民,曾因盜竊被判刑,2000年釋放回家,一直無職無業。李丹剛到社區時,在走家串戶中聽說了賈云的事,就在心里琢磨想幫幫他。李丹與幫教小組的人上門與賈云擺談。一個小姑娘對一個成年男人咋去講人生講社會?李丹就老老實實問他需要什么幫助,以后生活有什么打算。賈云并沒把李丹當回事兒,敷衍她。李丹就常上門,找賈云聊。賈云有一次就真說了,用的是懷疑口氣:“我想搞個正經事,就是缺錢,你能幫我貸到款么?”李丹認真了,問:“你想做生意?開店?”賈云說:“開個汽車修理點,起碼要1萬塊,”李丹把這事兒放在了心上,可去哪兒籌這1萬塊錢呢?李丹剛參加工作,自己沒錢沒財產,社會上也不熟,她也不想麻煩所領導和家里人,自己的工作自己處理嘛。李丹就留意,打聽到村里能借出這筆錢。她找村干部商量,村干部起初不相信賈云,不肯借。李丹就反復做工作,跑了四五趟路,最后由自己簽字畫押,以社區民警的身份擔保,終于讓村里松了口。賈云拿到了1萬元,很激動,他沒想到這個小妹兒警察硬是把事情辦妥貼了。他果真辦起了一個汽修店,紅紅火火做起了生意,兩年多下來,腰纏萬貫,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企業家了。
磨破嘴皮為民安
李丹幫群眾辦這類事,社區居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們還經常津津樂道說李丹每年夏天雨季來臨時喊大伙搬家的事,說這小妹兒辦事情巴心巴腸地。
這是每年夏季挺讓李丹窩心的一件事,上坪、安樂兩個村有100多戶400多人因住的是滑坡危房,一遇到雨季就讓人擔心房子垮塌,派出所和村社干部就動員大伙搬家,避開暴雨季節。3年來,李丹老怕下雨,一到雨水連綿不斷的時候,她就睡不好覺,生怕危房出事,哪怕是天色再晚,也要打著手電筒去危房周圍轉一轉,問問居民情況。2003年夏,李丹連續1個多星期專門跑兩個村,一戶戶上門動員居民先找熟人租房子住段時間,或到親戚家避避險,天天磨嘴巴皮子。有的居民白天找不到,李丹就晚上摸黑上門做工作,把居民一家人召齊,給人家開家庭會,講危房的隱患,一張小圓臉上滿是愁容,好像自己處在了險境中。居民們見一個小姑娘天天沒日沒夜地跑,很感動。于是,大家陸陸續續都搬了。但2004年7月暴雨季節來臨時,有的老年人卻不想動窩了,還說危房壓死了人,該他遭起,他又不怪警察,反正不搬了。李丹急得不行,憋紅了一張小臉,成天泡在村里做工作,上東家走西家。唐某讓她登了五六次門,硬是把小李丹的腳桿都跑細了,結果還是李丹找來了車,幫忙一件件扛包搬物,把唐某一家轉到了安全地帶。
2004年夏天的20多個工作日,李丹就這樣在雨季里喊人家搬家,她愁,她又得耐心,一家家去費口舌。有的群眾還煩她,說這女娃子難纏,太較真兒。但這幾年沒發生一起危房災害事故,李丹心里安穩,老百姓也忍不住在背后說,李丹是真心在為老百姓著想……
討回拖欠民工款
李丹很勤快,社區里的群眾說這小妹兒腿腳勤、腦子勤、嘴巴勤。她一年365天,幾乎天天都在走村串巷,通過主動為群眾辦理身份證、戶口,與居民們拉家常,了解轄區情況,并詳細記錄下來。她愛幫群眾辦事,一聽說居民有什么事,就踏著碎步攆去幫忙處理。上坪村的200多名村民常念叨李丹為他們討工錢的事,說她勤快得好,幫大伙兒幫到心里頭去了———
那是2003年7月,李丹在社區走訪中,聽說某公司治理滑坡工程拖欠了上坪村200多人的工資約7萬元,村民多次討要無果;而且該公司又搬了地方,一拖就是半年多,村民擔心工錢泡了湯,著急得很,說要集體上訪。李丹一聽這事兒就憋不住了對村干部說:“我去幫你們找,把錢討回來?!贝迕駛冇行┎幌嘈?。可李丹為村民發愁,心急如火地上了路。那些天太陽毒,李丹不怕把皮膚曬黑,頂著大太陽到處去查找某公司。李丹費了一番周折找到公司負責人面談。雖然李丹是個小姑娘,但談起大事來不含糊,嘴皮子又利索又勤快,講穩定、訴民心、談信譽,不歇氣地說1個多小時,把公司負責人說得心動了,直點腦殼,答應馬上籌款兌現村民的工資。當天,公司就付了2萬元。幾天后,李丹再上公司門,笑瞇瞇地站在負責人面前,說:“我又找你要錢來了,不付清我就不走了!”負責人見這個妹兒警察硬是認真,直搖頭,說:’服了你服了你?!敝缓糜职才刨Y金,兌現了另外5萬元現金。
掛心小事除隱患
李丹干事實在,哪怕是常人看來不起眼的小事,只要群眾說了,她都老老實實去做。2003年9月,李丹在社區與幾個老婆婆擺談,聽老婆婆嘮叨,說某中學背后有一條路,路旁一經營花木的個體戶栽種的樹木很密,樹枝樹葉涌出和竹籬笆圍墻,垂下地,晚上一些“雜皮”娃兒經常躲在樹叢里,沖出來調戲下晚自習回家的女生。一句閑聊,李丹就記在了心上,第二天就跑去觀察,果然發現存在不安全的隱患。她找到這家個體戶,說這些長出來的樹枝樹葉給壞人提供了利用的機會,必須要整理。
個體戶有些不愿意,李丹就給他講了1個多小時的道理,限他整改。兩天后, 李丹又走了20多分鐘的路,來到該處,發現那個體戶把樹枝修整齊了,已藏不住人。但李丹并沒就此收手,又多次晚上跑到這段路上去觀察、守候,直到沒再發生調戲女生的事了,她才松了口氣。
李丹的勤快,著實大受群眾歡迎。她融入社區,常上群眾家門,把轄區常住人口、暫住人口等等情況摸得清清楚楚,對人口熟知率達到了95%以上。她還利用業余時間把自己熟悉社區工作的體會寫成調研文章,撰寫了《淺淡如何作好社區工作》、《如何當好法制輔導員》等文章。
派出所領導說起李丹對社區情況的熟悉了解,談起了一起不起眼的“小事”。2003年底,李丹在入戶走訪時,閑聊中聽居民說五保戶萬婆婆滿90了。李丹記起這與戶口檔案中記載的不同,戶籍上她才80歲呀。李丹想到萬婆婆滿90歲就可以領取高齡補助了,這對她生活大有幫助;而萬婆婆年歲大了,神智不清,已不理事了,李丹就決定自己去調查核實,給萬婆婆弄個明白。李丹找村干部、找村里的老人訪談;又去沙河派出所查老檔案,到戶政科翻老底子,最終核實萬婆婆的戶口資料是搞錯了,她應該有90歲了。2004年初,李丹主動找相關人員把萬婆婆的戶藉改了,幫她辦理了高齡補助手續。
李丹就這樣勤跑腿,調解糾紛、化解矛盾、送證上門、訪貧問苦……單是她當社區民警3年來,為群眾代辦戶口、送身份證上門就有600余件,著實溫熱了社區一片百姓的心窩子。
默默無聞辦大事
在派出所領導幫助下,李丹勤動腦子,琢磨出了一個“三四六”工作方法,即“三個一”組織網絡:一會一隊、一長三員、十戶一聯;“四個一”組織形式:社區民警、治保主任、治安小組長組織并參加一月一次分層次的治安會,以及聯戶長一月一次入戶聯系數;“六個一”工作內容:一月一次的分別穩定詳查、治安排查、安全檢查、人口調查、創安督查、創滿意訪查。李丹這一套搞法,盤活了社區的人力組織資源,調動起公眾力量來抑制犯罪。僅2004年,通過她這一套工作方法,由群防組織提供線索,就抓獲了現行犯罪嫌疑人5名、網上逃犯3名,查處了一般違法人員16名。
李丹做工作到了深層次,往往轄區內一有情況,各個基層治安細胞立馬都活動起來,及時把事情擱平。2002年11月底,上坪村的張某與楊某家因電線穿屋而過鬧起糾紛,剪了電線,雙方都熄了燈火,還互相邀約人員準備打斗一番。李丹很快得到信息,摸黑趕到了村里。李丹一聲招呼,村干部和治安員都一齊動員,趕到兩家去控制雙方情緒。晚上近10點,李丹聽說張家已打了電話喊汽車拖人來打架,忙拉上張某到公路上攔車,等了一個多小時,將汽車攔住,人員散去。當晚,李丹又召集村干部、治保主任、聯戶長等在楊家院內調解雙方矛盾,使兩家都消了氣、熄了火。累了大半夜的李丹心里不踏實,第二天一大早又趕到村里,邀約雙方再約法三章,與村干部一起給兩家重新牽好電線,這才徹底化解了干戈。
2003年國慶節前夕,某公司在上坪村征用土地搞建筑材料廠,本來與村民達成了協議,但有的村民又反悔了,提出協議外的補償費用,不讓設備進場,搞得該公司不能動工,光設備存在別處一天的租金就要上萬元。該公司很著急,當地黨政也加緊做村民的工作。這時,社區民警李丹發揮了大作用,她憑著對轄區人頭的熟悉了解,指出了生事的家族挑頭人;又憑著與群眾的良好關系,一戶戶上門做解釋疏導工作。連續5天,李丹白晚上泡在村里,到10多戶重點人頭家里反復講法律。10月2日,在派出所領導支持幫助下,李丹又組織了30多人參加的法制學習班,她上臺講《信訪條例》、講相關政策,一講就是一個多小時。村民們見這個警察小妹兒里里外外忙不停,講的話蠻有理,心里過意不去了,道理也慢慢想通了。村民不再扯皮,某公司也順利開工了,李丹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一警察小妹兒帶來了的一方平安,李丹分管的社區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的目標。據統計,李丹當社區民警3年多來,上坪社區沒發生一起火災事故,連續26個月沒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2004年治安案件下降了25%,一般刑案下降了30%。
>>>
下一篇:叛逆性尋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噢!有一種病叫“心流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