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成長心理 > 成長物語

成長物語

我為什么要自殺(組圖)

分類: 成長物語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8-07

閱讀 :326

 

 

 

 

 

 

 

  視點提示他們的年齡在16到24歲間,他們有的曾經過、有的目前尚存有的強烈念頭、有的正在以常人不能理解的方式自殘。這究竟是為什么!他們有怎樣的生活背景?何以會產生這樣極端的行為?今天,三個孩子勇敢地向記者敞開心靈,告訴我們真實的內心世界。

  為換回父愛,幻想大半年

  11歲那年,她為阻止父母吵架而服了大量安眠藥,幸好及時被發現送到醫院搶救過來。她叫胡麗,今年24歲。“當年,你那么小的年紀,為什么選擇?”面對記者的提問,胡麗露出一種復雜的笑容:“我也說不清,為什么會做那么不可思議的事。

  但其實在發生那件事之前的大半年時間里,我好像一直都在為做準備。”

  胡麗長舒了一口氣,道出一個幾乎快被她埋葬了的秘密:“10歲之前,我的生活一直特別好,爸媽都寵我。可我媽突然病倒了,反復住了幾次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錢。”一時間,家庭的重負壓得胡麗的父親喘不過氣來,脾氣越來越暴躁,對胡麗也像變了一個人。“那時小學生考試講究得雙百,如果我有一科考90分以下肯定挨罵,如果是兩科的話,大巴掌就扇過來了。過年姑姑來看我時給我買蛋糕說‘吃啊!’我得先看爸爸的臉色,我爸說‘吃吧’我才敢接過來,要是說‘小孩吃什么零食’,我再想吃也得憋著。我吃安眠藥以前,一直是這樣。”

  一天,小胡麗自己在家看電視。“演到里面的女主角死了,很多人圍著死者呼天喊地,還有人喊‘我對不起你啊’之類的話,看著看著我就哭了。我想起家里的水果刀,爸爸說過不撒,因為很鋒利。”這是胡麗第一次有死的念頭。“我把水果刀找出來,握在手里旋轉著反復看著它,想象著……第一次,挺害怕的,沒多久便把刀放了回去。但從此以后,再看見電視劇里那種‘身亡’的鏡頭,我就會打冷戰,尤其心抖得厲害。”

  不久后的一天,因為家庭作業做得不好,爸爸狠狠撕爛了胡麗的作業本,并說:“你不用去上學了!”胡麗又想起了那把水果刀。“我一個人在家,拿刀站到鏡子前的沙發上,我用刀尖頂住左胸口,然后張大嘴做出喊‘啊’的口型。與此同時,我腦海里出現這樣的場面:自己倒在沙發上又跌落到地上。我爸回家后僵在門口,手中的東西噼啪散落在地上……隨后,我爸撲到我身邊,跪在地上抱住我的腦袋使勁哭著說‘好女兒,是爸爸不對啊!爸爸錯了,你快醒醒吧’。媽媽也回來了,罵我爸‘就怪你,對女兒那么不好還那么兇,你快道歉,快把我姑娘還給我’!”

  說到這里,已經24歲的胡麗哭了,她抹了一下眼角說:“當時想到這些的時候,我就像現在這樣哭,然后感覺著順著眼角淌到臉上的淚水。”“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記者問。“感覺很痛快。尤其想到爸爸媽媽痛哭自責的樣子,心里就很舒坦,很享受。”此后,每當受不住爸爸的打罵時,胡麗便沉浸在對自己死亡后的幻想中。“我媽住院很長時間,一次我爸接她回家看看。那天我一時興奮打碎了花瓶,為此被我爸揍了。我媽因為攔了幾下也和我爸吵,氣得當天就回了醫院。我就想‘要是沒有我,爸不會生氣,媽也不會走’。安眠藥早就買好了,就吃了。”說到這里,胡麗停頓了一下,“搶救時我昏了過去,什么也不知道,沒能看見想象中的情景,可爸爸因為自責一下子老了很多,但那并不是我想看到的。”

  如今事情過去十多年了,胡麗說自己現在的生活壓力要大很多,可即使在最辛苦的時候說“活的沒勁”也不會真的去死,但對這段往事,她表示不后悔。

  然而,胡麗是幸運的,經歷死亡后她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軌跡。但與胡麗相比,還有這樣兩個十幾歲的孩子,他們還在各自極端的漩渦中打轉,還沒能真正感悟到生活中的陽光。孤寂無聊,

  用自殘和自己交流

  不滿16歲的徐州,正處于“失控”狀態,抽煙、喝酒、網癮、逃學等現象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一群小屁孩!”徐州如此概括和他年紀相仿的同學們:“他們懂啥!”

  徐州的父母都是有錢人,但是在徐州很小的時候便離異了。徐州和父親一起生活。可父親一年時間有半年在外面跑生意,母親則一年最多來看望他兩次,來也只是給他送錢花。大一點以后,徐州一個人住一個大房子,一個人花很多錢,一個人讀書、吃飯、睡覺……“一個人,我什么都是一個人。”他用大人的口氣說話,也做著十足的大人模樣:坐在沙發中歪斜著腦袋,雙臂張開搭在椅背上,蹺著二郎腿:“我在這屋抽根煙,你介意不?”

  記者打量他,看見一雙眼睛漫無目的地望過來,就想起中間人曾描述他的話:“空虛,十分的空虛。這孩子的靈魂好像是黑白的。”“如果我介意呢?”記者反問。“那,就不抽了。”徐州把煙盒隨手甩到桌子上:“聽說你是為了寫什么青少年健康而來的。你是不是覺得我有有病?”“我聽說你很特殊!”記者驚訝于他的直率。“用不著措辭,我老爸也覺得我有疾病。要不,他為啥領我去看醫生。”他突然用食指點著自己的胸口反復問,“你看我有病么,我有病么?”“醫生怎么說?”“我給你學學?”

  徐州突然變得很興奮:“我一進屋就往椅子上一坐,”邊說他邊重新坐下,蹺起二郎腿,接著拿出一根煙放到嘴里,用右手做打火機點火的動作,“然后我把煙盒往那醫生面前一扔,說‘你來一根不?’。你猜怎么著?他告訴我爸‘領你兒子回去吧,我治不了’。哈哈!”徐州發出兩聲得意的冷笑。“你這樣,就不怕你爸打你?”“他還敢打我?”徐州的眼睛又漫無目的起來:“我和我爸……就那回事吧,反正他死了錢都是我的。”“你胳膊上的疤是怎么回事?”記者之前已經知道徐州有自殘行為。“自己弄的。”徐州撩起袖子,好像露出來的是別人的胳膊:“喏,這條,還有這幾條是刀刻的,這些圓的是煙頭燙的。”“這么做是和別人學的?”“是自己沒事弄得,無聊唄!”“疼么?”“有點!”徐州指著一條最短的刀疤,“這是第一條。那次我在家無聊到抓心撓肝,真的是渾身癢癢。我就在屋里‘啊——啊——’那么喊,咋喊都還是癢癢;我拿小刀在枕頭上亂劃,還癢;最后給我恨的,怎么就那么癢!于是就拿刀在自己胳膊上劃了一下。當時一出血只顧著疼,心就不亂也不癢了。所以往后每到無聊了,我就用刀來這么一下,后來用煙頭燙也挺好用。”

  以后再流血,徐州就會有種奇怪的舉動:劃開皮膚,讓血流在胳膊上流出一圈又一圈的血痕。徐州放低了聲音解釋:“你說,換個地方劃開,是不是就……”徐州竟然比畫了一下劃脖子的動作,記者不寒而栗。

  加拿大一位著名作家曾寫過:“所有的瘋狂都是因為沒有愛。”我想,這是對小徐州的做法的唯一解釋。自尊心被傷,

  陷入厭世狀態

  16歲的女孩小吉,是在老師的陪同下見記者的,她很謹慎,話也很少。小吉是外地女孩,為了念書寄住在沈陽的姑姑家。不只是記者,她對自己的姑姑甚至父母都很小心。

  記者:“你在沈陽生活的好么?”

  小吉:“還行,姑姑和姑父不太喜歡和我說話。我姑家有哥哥和姐姐,他們學習比我好,我姑姑、姑父對他們更好點,犯同樣錯誤時挨說的總是我。”

  記者:“那你的爸爸、媽媽呢?”

  小吉:“他們也總罵我,說我笨、懶。”小吉的老師解釋,小吉父母都是大學生,那個年代出大學生很不容易,所以他們希望小吉能像他們一樣優秀,“但他們總不在小吉的身邊,包括小吉有一次出車禍的時候。”“唉!”小吉此時嘆了一口氣,神情落寞得竟像老人,“活得多沒意思。”小吉講到一次她的父母到沈陽來看她,正好碰到她趴在書桌上歇著。“我爸就罵我‘我和你媽都這么強,你怎么那么差勁兒!’我說我想歇會兒,爸爸就罵我‘你怎么那么懶呢’;我說是車禍留下的那個傷口疼,爸爸手指頭點著我說‘你怎么那么嬌氣’。”

  就這樣,爸爸沖小吉發了一個多小時的火,而后又把矛頭對準小吉的媽媽:“孩子都是你慣的!”等到爸爸離開,委屈的媽媽又把小吉數落了一頓:“你就那么不爭氣,讓你爸總說我!”這一個循環下來,小吉腦子里只剩下:活得沒勁,死了算了!

  這樣的刺激讓小吉很懷念在家鄉的日子,她現在還和那邊的老師、同學通信,這件事可以說是小吉目前快樂的源泉。“但是小吉和沈陽的同學關系一般,總是說這邊的同學沒有那邊的好。幸好她和我以及另一個老師很親,有什么心事都找我們說。”小吉的老師講,“可是小吉不許我們兩個老師互換從她那里得到的信息,這個孩子太敏感了。”

  小吉找老師談心,有好幾回提到“不想活了”,甚至還擬了一份“遺書”,原因就是“生活沒有意思”。老師說,“小吉說‘死’的時候,絕不是那種小孩子學說大人的口頭禪,而是能讓人能真切地感覺到悲涼和沉重。”“小吉,你知道‘死’是什么意思么?”“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了,也就什么煩惱都沒了!”對極端行為,誰該擔起更多的責任?

  是自卑?是脆弱?是無奈?是沉重?還是……

  三份發自內心的講述,也許非常觸動大人的神經。沈陽市120中學老師徐迅從事教育多年,和青少年有著直接的接觸。對青少年的這種極端行為,徐老師做了比較深入的“解讀”。

  他說,像、自殘都是問題積攢到一定程度導致的極端行為。“比如11歲時的胡麗,就是特別典型的案例。對她來說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想喚起父母對她的重視。她說不后悔,那是因為她對死亡沒有完整的認知。這也包括小吉在內的許多青少年,都不懂得死亡的真正后果是什么樣子的。如果胡麗沒有那么幸運地活下來,她還能說‘不后悔’么?”

  很多孩子并不是真的想死,即使真有了這個念頭,他們也早已向大人發出了“信號”。“這就要看大人們怎么來運用這段時間。比如說胡麗對的幻想有半年之久,如果其間她的父親能坐下來和女兒談一次,最多也就停留在胡麗的幻想中,并慢慢隨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再說小吉,她以前的老師、同學以及現在兩位老師如果做了讓她心寒的事情,例如把她的事情互相‘交流’了,小吉會做出極端的舉動也完全可能。”

  在生活中的孩子畢竟是少數,但哪怕只有一例也是人們不愿意看到的。除了、自殘,問題,孩子表達更多的還有自私、叛逆、浮躁、憂郁、自卑等方面,任由其生長可能會演變出最糟糕的后果。即使這樣,大人也輕易不承認孩子病了。其實疾病和感冒發燒一樣是病,病哪里分人呢?青少年在遇到問題時最需要的是理解、尊重。這本來就是家庭、學校和全社會都應負擔的責任。

  徐迅說,要解決這個問題,其根本是提高全民素質。就我們力所能及的而言,如何為之,倒可從這三個案例窺見一斑。胡麗、徐州和小吉的行為的背后,都或多或少和他們的家庭有著關系。比如說徐州,他首先缺乏父母的關愛,進而缺少與同齡人之間的溝通,自殘就是他與自己身體交流的無奈之舉。由此看來,家庭對解決青少年問題是非常關鍵的環節。

  徐迅建議家長學一點學方面的知識,至少要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首先,被孩子模仿最多的人就是家長,家長對生命的認知會塑造自己子女的生命,千萬別害怕告訴孩子死亡是什么;其次,不要什么都為孩子代勞,適當地給他在家中找點活干,干好干壞不是重點,重點是讓他對家庭承擔責任,以致將來承擔更多、更大的家庭和社會責任;最后,要給孩子以適當的關注與空間,避免矯枉過正的情況出現,因為有些事情,家長的管理過猶不及。

  試想,對死亡認知完整,對生活充滿責任,這樣的花朵怎么會輕易凋零呢?(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下一篇:認識自我,適應新生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迫癥學生心頭的陰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午夜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l|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最新无码人妻在线不卡| 久久美利坚合众国AV无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