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據對中學生的調查,有40%的學生稱自己在做作業時也受到心理障礙的困擾。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是恐懼心理,即放學途中想到還有家庭作業,便會情緒緊張、心情煩躁。專家稱這種情況與孩子幼時的經歷有關,孩子放學回家便被急于求成的家長關在家中做作業,心理受到很大壓力,產生了“作業恐怖癥”。
二是應付心理,大量作業給他們帶來的只是“苦”的滋味,孩子不得不被動應付,便產生應付心理,以“交差”了事。
三是反抗心理,孩子做作業的心理往往取決于家長的態度,孩子渴望從“書山”、“題海”中解脫出來,受到家長的關注和愛護,可家長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渴望,一般都是態度強硬地要求孩子“快寫作業”、“寫完作業再說”,一些個性倔強的孩子對此產生逆反和敵對心理,采用“不會做”、“身體不舒服”等借口以示抗議。
調查表明,大多數孩子的厭學與他們是否聰明沒多大關系。厭學心理產生與發展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成績,甚至會危害他們的身心健康。改變學生的厭學心態,首先應該了解產生這種心態的直接和間接原因。
1.因厭其師而倦其道
現實中,有不多學生的總體素質較好,但由于心理的問題,而導致厭學,成績下滑。為何成績下滑?因厭其師,才逆其道,這是事實。由于教師在急于求成、恨鐵不成鋼的心理支配下,對學生說了些過頭的話,做出了某些過激的行為,從而引起學生的反感。
學生因為對老師的反感而討厭上老師的課,極力回避與老師的接觸,最終發展到對某一科目的厭學。
1下一篇:家長怎樣正確保護幼兒的自尊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大學生需要擺正擇業心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