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對于男女學生的交往,專家們分析,有的適度,有的過分,有的拘謹,有的大方。歸納起來,可分為以下5種類型:
1.健康友誼型
對中學生來說,基本上是以班級和集體活動中交往為主。
上課學習,文體活動,男女同桌,自然而普遍。異性交往表現在:談學習、談工作、表揚、批評、互相幫助。這種正常的異性交往,自己不感到拘謹、羞怯,更沒有向戀愛方面發展的傾向。
即使在學習、生活中相互幫助產生了好感,或因異性的某一方面深深吸引了自己,一般也能克制感情的沖動不流露,把這份不成熟的情感深藏起來,讓其經受時間的考驗。從而相互尊重,不干擾,交往停留在適度的水平上。
這種異性交往對中學生的學業與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異性交往類型。
2.害怕羞怯型
本來男女正常交往,有利于各自身心健康發展。但在有些中學生中,有一種由于見識少、封建意識較重的觀念,認為男女同學交往肯定無好事,因此害怕異性交往。這是一種陳腐觀念所造成的。另有一種內心盡管渴望與異性接近,但表現為對異性疏遠、回避,在異性面前羞怯。
這兩種情況屬于暫時性的交往障礙,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面的拓寬,會有所改變。
還有一些中學生,有自卑心理,認為自己長相難看,或經濟拮據,或不善言談,因此怕異性同學看不起自己,怕與異性交往時遭到拒絕與冷漠,因此干脆不與異性交往。
這種同學,應提高自信心,真誠對待異性同學,大膽與異性同學交往,培養與異性交往的能力,改變自卑、膽怯狀態。
3.“早戀”型
由于生理、心理發育的逐步成熟和受某些傳播媒介(如一些影視、報刊)的影響,少數中學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在異性交往中格調不高,以搞對象、交朋友為目的,有的還產生單相思的情況。這種“早戀”型的交往方式往往使這些同學學習成績下降、精神狀態不佳。
這種與自己年齡、身份不相符的交往方式,有時還會出現人際交往中的矛盾。例如,有的男同學就不喜歡自己喜愛的女同學與其他男同學交往,為此有的男同學之間就曾發生打架的現象。也有極個別男同學強迫女同學與自己進行不適當的交往。
中學生中“早戀”型的異性交往,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4. 追逐騷擾型
極個別男學生,對長得漂亮的女生追求、騷擾,造成不良影響。
例如,某校九○屆曾有一位長得漂亮的初一女學生,她明眸皓齒、端莊可愛,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她。可有一段時間,發現她情緒低落、表情憂郁。后來,老師、家長再三做工作,她終于講出原因。
原來有幾個男學生騷擾她,有事沒事就在她的班級周圍叫著她的名字,有的甚至在放學的路上尾隨她,強行要求與她交朋友,攪得這位女同學心神不寧,壓力越來越大。后來終于在老師、家長的干預下,平息了這件事,使這位女同學重新振作起來,那幾個男學生也在老師的嚴厲批評教育下,改正了自己的錯誤。
上述這幾個男學生在與異性的交往中,其言行就不夠自尊、自重,甚至放肆、粗俗,既給別人造成精神上的壓力,也使自己的形象受損。追逐騷擾型發展下去可能導致違法犯罪。
下一篇:大學新生:如何適應新環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后高考心理”該如何疏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