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父親和母親在孩子面前爭吵或在爭吵中互相揭短,這已經是不少家庭中的常見情景。有一對夫妻經常在孩子面前你一句我一句爭來吵去,沒完沒了。在爭吵達到高潮時,丈夫說:“你和我結婚前就和別人眉來眼去,不害臊!”妻子就回敬道:“你呢,比我也強不到哪里去!在辦公室里不好好上班,偷看色情書!”這些話因為不止說過一次,被孩子記住了。以后,這對夫妻又發生爭吵時,他們的孩子就捂著耳朵說:“我不想聽了,你們又要說不害臊和偷看色情書了。”
這個孩子在父母親的爭吵中慢慢長大,并且變得沉默寡言。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應該是崇高偉大的形象,而這個孩子在一次作文中寫道:“我的父母為什么不害臊和只知道偷看色情書呢?”
“爸爸真了解我,這可是我早就想要的玩具了。”在春節走親訪友途中,董先生給孩子買了份禮物,聽到12歲的兒子這樣說,頓時笑開了花。“你爸才沒那么好心呢,每次給你買東西,他都不樂意。要不是我堅持要買……”董先生的愛人說這話時,透著一股子醋勁兒。
董先生和愛人都是省電力公司的職工,兩人都很好強,“喜歡爸爸還是媽媽”的問話一直伴隨著孩子的成長。“說來好笑,孩子懂事后,有的家長為爭孩子的‘寵’不惜損傷對方。”董先生回憶說,以前自己在家修個燈管什么的,總會贏得孩子“我爸最了不起”的歡呼,這時妻子就會說些酸話來刺激他們,什么“你爸殺只雞都不敢”、“修個燈有什么,是個大人都會”等等;而當孩子與媽媽過于親近時,董先生也會揭妻子的短來拉攏孩子。
下一篇:對于孩子的早戀 做父母的該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考志愿咋填 招生辦專家給您支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