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高考臨近,學生、家長都要有平常心
離期末考試和高考的日子越來越近,很多學生和家長的神經就像繃著的弓弦拉得緊緊的。僅5月22日一天,就有兩個十幾歲的男孩子因為成績不理想跳樓,造成一死一傷的慘劇。心理醫生認為,考試臨近,家長更需要幫助自己和孩子放松心態。沒有平常心、過于強求并不會讓結果變得更好,孩子的心理反而會受到傷害。
-壓力之下易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最近,各個學校都在進行期中考試、摸底考試,有考試就有不理想的成績,為考試而想不開的孩子層出不窮。5月15日下午,大興區某中學的一個平時老實、內向的初二女生僅僅因為期中考試的排名下降了幾十名就喝農藥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有人認為學校開家長會向家長公布了排名可能對孩子影響很大。
除了采取極端行動外,還有的孩子出現了心理方面的異常反應。一名高三女生說自己越臨近高考,就越想通過折紙鶴來尋求考試的好成績,她知道折紙鶴浪費時間卻控制不住自己,每次都要折好幾百個還不能停手。
-孩子很少主動尋求心理幫助
雖然每年都有慘劇發生,可是從心理門診的情況看卻鮮有家長或學生因為考前心理緊張或是壓力過大而來求治的。朝陽醫院心理門診的李雯大夫介紹,心理門診目前仍然是中老年人的“天下”,很多人只會因為睡不好、失眠才來看病。
我們身邊盡管有考前焦慮的孩子很多,在門診里卻很難見到。這大概是因為很多家長覺得考前時間太緊張,還是看書要緊,有什么問題都到考試結束后再說。還有的家長根本不把孩子的心理異常當一回事,總覺得孩子還小,哪有那么多的事兒?這種錯誤的認識往往會給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甚至有的孩子邁不過這道坎,釀成大錯。
-孩子心理上的包袱比想象得要重
某醫院進行過的一項調查發現,在將近500個孩子中有280個覺得自己不快樂。除了一小部分覺得在學校不如在家快樂外,大部分是覺得在家不快樂。有的孩子還存在考試焦慮。
李大夫認為,現在生活條件的提高讓家長對孩子的生存環境有一種錯誤認識,大多數家長都會拿孩子跟自己小時候比較,覺得現在的孩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你們多幸福,我們那時候有什么呀!”。可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由于社會價值觀的變化,其實孩子的路是越來越窄了。考試和升學的壓力如影隨形,社會競爭的壓力也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地在孩子們精神上形成一個又一個的“隱形”的包袱,而且這個包袱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一些家長不自覺地把自己對社會壓力的理解和感受貫徹到對孩子的教育中。對子女學習的期望值過高,一旦子女學習成績達不到要求,動輒呵斥,有時還要動手。為了讓子女成才,過多干涉孩子們的日常生活,束縛孩子的行動。這樣或那樣的目標在孩子心中變成了一種壓力,在一次次的強化中放大,直到超過孩子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另外,一些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現在面臨下崗等問題的家長更是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節衣縮食、省吃儉用把全部的心血放在孩子身上,懂事的孩子就只能把這些變成鞭策自己的動力,變本加厲地給自己加碼,所以一旦出現不滿意的成績,孩子自己根本無法調節。
-家長不要對孩子過分“關心”
李大夫認為,在應對考前壓力這個問題上,家長首先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先輕松起來。任何一件事包括考試都有成功和不成功這兩種可能。在感到自己和孩子有壓力的時候不妨和孩子聊聊,看看他們對成功與不成功有什么看法。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家長的過分關心只會讓他們更緊張或是對自己期望值增加。在這種心態下,如果一旦有發揮失常的情況,他們自己都不能原諒自己,鉆牛角尖,甚至做出極端的反應。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發育不平衡,他們個子在快速地長高,外表已經像個大人,可是心態還停留在孩子的那個層次。對問題考慮得不周到,喜歡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感覺,容易做比較偏激的事情。他們敏感,自尊心很強,希望被信任。如果得不到,尤其是家里人的信任,心理上的問題會被夸大,出現不平衡。
讓孩子在考前或是平時保持正常健康的心態,首先家長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因為家長和孩子成長的環境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的社會正在發生變化,誰也不能預測以后是什么樣子,所以家長需要的是和孩子保持感情交流,至于孩子想干什么,或者將來能干什么都不是家長能夠操控的,要給孩子主動選擇的權利,畢竟生活要靠他們自己去過,誰也無法全部包辦。
年輕人有的是機會,摔一跤對現在的獨生子女并不是壞事,家長要起指導性作用,看他要摔的時候提醒他,但是不能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只有家長調整好心態,認清該怎樣對待考試,孩子才有可能正常或者超常的發揮。
下一篇:失戀后迅速痊愈四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專家學者點評“7個成長話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