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可能很多家長不知道,一直以為孩子總是哭可能是餓了或者是尿濕了被子,其實哭和笑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情況。不少的孩子在哭的時候也是完全沒有征兆和緣由的,實際上事實并非如此,那么該怎么樣了解孩子在哭時的心理狀態呢?
1、這一時期寶寶的嗜哭更多的是本能所致
由于0~1歲的孩子自我感覺和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因此常常用哭來表達某些生理需要,如餓了、渴了、困了、熱了等。這時大人要問問孩子“要喝水嗎?”、“是不是想睡覺?”“要吃東西嗎?”一般只要滿足了孩子的生理需求,孩子就會不哭了。但這時大人要告訴孩子,有事情要和爸爸、媽媽講,不要哭。
2、寶寶在感到某個地方出現問題了用哭來表達這種心思
2~3歲的孩子一般還不會用語言確切地表達身體的不適,如果排除饑餓、口渴、困倦等生理需要外,媽媽哄不好,孩子心情煩躁不安,說明可能是身體不舒服或生病了,這時大人應給孩子以愛撫、溫暖和安慰,使孩子情緒穩定,并盡快查明生病的原因,必要時要去請醫生檢查,及時給予妥善處理。
3、讓大家去關注他而哭
由于孩子缺乏自立和護自己的能力,加之知識和經驗不足,遇到困難時自己不會處理不知道怎么辦。如不會系鞋帶、不會穿衣、小朋友不和自己玩或者挨了大人的批評等。哭的目的是想得到成人的注意、同情和幫助;希望成人保護自己。這時,大人一方面要給予關心、安慰、愛撫和必要的幫助,另一方面要鼓勵孩子遇到困難不要哭,要用語言表達,要勇于克服困難。
由此可以看出愛哭不是病,只是孩子幼小心靈和大人玩的一種策略,雖然這其中也帶有很多本能的成分,但是細究起來,可以看出,哭其實就是孩子成長物語中最簡單的一種情感表達,是需求,是愿望,是孩子對周圍事物的感知體現,因此,作為家長的一定要對此有清晰的認識。
面對孩子是個愛哭鬼的問題,只要掌握了孩子哭時的原因,就可以在日后更好的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也許您的孩子是想要某種東西、也許您的孩子是想要和大人玩、也許您的孩子是感到沒有安全感等,只要多多細心觀察,家長朋友還是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
下一篇:打罵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庭教育兒童的注意事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