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教育孩子不能出現哪些行為?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們都非常的擔心,有的時候會有全方位的計劃,會按照計劃一絲不茍地進行,但實際上心理健康專家要告訴家長們,太過死板的計劃,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心理。
“進度計劃”近幾年已經成為日常用語了,但是如此流行的原因是因為工作,總是在不斷計劃、跟進、檢查,但所有這些工作中的計劃進度都是依賴于公司的制度和利益。
對于成為父母的工薪一族來說,“進度計劃”同樣也可以用在孩子的撫養上。通常,寶寶是依賴他們的父母來了解外在世界的,當他們知道什么將要到來,對于寶寶來說可能會感到更有安全感。對于家長來說,為寶寶建立一個路標也意味著自己撫養工作量的減少。
對于樂樂來說,自從我建立了寶寶的計劃表,就能在她哭之前知道她的需要,從而避免了哭鬧。現在基本上我只能聽到她累了或餓了時候的嗚咽聲,除此之外,基本上已經避免了比較頻繁的哭鬧,但這也是經過了一定時間才得出了這個喂養計劃的。當然,對于喂養孩子不能像工作那樣丁是丁卯是卯,也有一些例外,但總體上要比沒有做計劃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
基本上,父母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一些常規事務,比如:寶寶在最后一次吃完以后,多長時間會醒;醒的時候能活動多久。很多寶寶在白天不能連續玩3個小時,當你感覺比較煩累的時候,可能也正是他想告訴你他想打個盹的時候,所有這一切都依賴于對孩子生長規律的掌握和日常有意識的訓練。
在喂養嬰兒的日常生活中,應盡力在特定的環境下做某些事,這樣有助于嬰兒的條件反射和生活的規律性。比如:白天小睡后喂食,要將孩子放在嬰兒椅中,而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喂食就放在嬰兒床上,這樣就會給他一個信息:吃完該睡覺了。
對于我10個月大的孩子來說,我會在她睡覺的時候放一些有節奏的古典音樂,當她聽到這些曲子的時候就知道要睡覺了。所有這一切都是依據一些日程來安排,幾點吃飯,幾點玩耍,幾點睡覺等等。寶寶生活規律了,大人的負擔也就輕了,否則,半夜寶寶要玩,大人正犯困,白天寶寶要睡覺,大人要工作,長此以往對孩子和家長的健康都會有影響。
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確實沒有錯,但是我們也不可盲目采取的方法,所使用的一些策略一定要講究,如果你總是按照一定的模式,紙上談兵的話,那么反而會禁錮孩子的思維,影響他的健康成長。
推薦閱讀:叛逆期孩子心理問題如何解決
下一篇:3歲幼兒的心理行為特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解決孩子怕打針的問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