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家長都為自己的孩子任性沒有辦法,打罵都不適合,但是對于孩子的這種性格,放任不管也是不行的。其實對于孩子的任性,首先家長們應該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任性,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遺傳因素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人的性格有多血質、膽汁質、抑郁質和粘液質等先天類型。受遺傳的影響,有的寶寶天生氣質就屬于較興奮的類型,情緒表現較強烈,屬于那種所謂"有個性"的,如果后天再不注意改良,最容易出現任性的行為。
處于心理反抗期
正常情況下,寶寶兩三歲開始出現心理反抗現象,出現強烈的獨立需求意識,如要自己吃飯,上下樓梯不愿別人牽領,自己家的東西不讓別人動。處處以自我為核心,遇到不滿意不順心的事情就大哭大鬧,勸阻和強制都不起作用,直至他人妥協,自己滿意為止。
后天養成
父母對寶寶溺愛、嬌慣、放任、遷就。
父母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造成寶寶的逆反心理,不管你說的對不對,他都不愿接受,從而埋下了任性的種子。
父母蔑視寶寶的人格,總愛諷刺、挖苦、責罵他,或者當著眾人的面數落他。你的話雖然是對的,但刺傷了他的自尊心,寶寶雖然心里明白錯了,可為了保全面子也不能接受批評,于是就"擰"著來對抗。
父母平時一意孤行,不聽勸告,在潛移默化中,寶寶也慢慢形成了任性的性格。
錯把任性當個性
把寶寶的缺點看成優點,寶寶越是強硬,越感到他有"個性",助長了任性行為。
所以在生活中,家長就應該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夠了解孩子的心理,避免孩子出現不同的心理異常,才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希望通過以上的介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讓孩子遠離任性。
下一篇:父母越呵護孩子就越容易叛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理懲罰會對孩子造成巨大傷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