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閑的無聊,你給他個玩具,玩不了多久就會變得面目全非。有時候好像什么東西只要到了孩子手上都會被他弄壞,天生就是個“破壞王”。其實孩子的這種任性妄為,胡亂破壞的心理是有成因的,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解析一下。
1、好心辦壞了事
幼兒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由于經驗不足或能力有限,結果事與愿違。有的孩子見金魚缸里結了一層薄冰,怕金魚凍死,把金魚全撈上來包在手帕里;看到鹽有點臟,把鹽放在淘米籃里用水淘;出去打開水摔壞了水瓶……成人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想法是好的,接著告訴孩子失敗的原因。自己不懂的事先要請教大人,自己力不能及的事長大了再去做。
2、感到有趣
有些幼兒損壞東西,并未意識到行動的后果,而是對活動的過程感興趣,覺著好玩。例如把圖書中色彩鮮艷的畫面撕下來折疊玩具;到田里揪下菜花、豆角、嫩瓜;用刀、筆在墻上、桌上亂刻亂畫……成人發現后要及時制止和教育,使他們認識到這些東西損壞就再也恢復不了原樣了。要適當引導幼兒興趣,例如對愛撕書折疊的,可給孩子色彩鮮艷的彩紙,由他折疊;對愛亂刻亂寫的,可給他硬紙、刻刀、彩筆及作品范例,讓孩子模仿著刻畫。
3、盲目模仿心理
愛模仿是幼兒典型的心理特征。孩子把大人當作行動的榜樣,大人怎樣做,他也機械地跟著學,由此產生不良后果。例如見父親刮胡子,便將小貓胡子剪了;看見媽媽化妝,趁大人不在時,也將自己化成個大花臉……對于盲目模仿的孩子,爸媽在事后要給孩子補充有關知識,使他們明白為何自己的行為會帶來破壞。平時要告訴孩子哪些事可以學成人的樣子做(如刷牙、洗臉、擺碗筷、洗手帕等),哪些不能。
4、嫉妒心理
孩子見別人東西比自己的好,產生嫉妒心。由于孩子的情感外露、沖動,自控力差,嫉妒往往直接付諸行動,搞破壞行為。例如故意剪壞別的小朋友的新衣服,弄壞同伴高檔玩具,摔壞同伴新書包、新鉛筆盒……嫉妒是一種陰暗、狹隘的心理,它既給孩子心中帶來了苦惱,也影響孩子的成長及與他人的交往。為此,爸媽要從小引導孩子學會欣賞別人,讓孩子的心胸開闊起來。
好奇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孩子喜歡探索是好事,家長不能阻止。但是孩子如果胡亂破壞,任性妄為可是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家長萬萬不可養成孩子任性的壞習慣,要多多引導,循循善誘,讓孩子健康安全的成長。
下一篇:發現孩子心理偏差的好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四種狀況 表明兒童心理缺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