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過強的壓力,過分的焦慮,長時間用腦不合理、不科學(尤其是機械式地使用大腦),導致了大腦功能的紊亂和異常。大腦是人高級精神活動的硬件,腦功能的狀態,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考試,如果大腦的運做不正常,就難以成為理想的自我,更不可能取得理想的考試成績,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也無濟于事。長時間的過度焦慮是導致大腦功能異常的直接殺手。
焦慮,凡指一種(一簇)由緊張、不安、慌亂、害怕、心神不寧組成的不良的情緒反映。焦慮對人的影響有那些呢?首先,焦慮影響人的認知——注意力的范圍縮小了;注意力的分散范圍擴大了;短期和中期記憶出現了障礙;反映速度變慢(遲鈍了);
錯誤率增加;分析評價能力減退;出現不同程度的錯覺和思維混亂。其次,焦慮影響人的情緒——出現煩躁(交互反映);快感消失;性格變異;已有的人格問題凸現;道德感消弱;自我評價出現混亂;悲觀感增加。焦慮影響人的身體——頭疼;食欲下降;惡心;心慌;焦慮的負效應——語言表達能力下降;動機下降;出現短暫性的疲倦和精力不濟;睡眠障礙。
導致焦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與人的性格和認知(不恰當的自我期待、成就動機過強、考試成敗的認識偏差)有關,更與用腦不合理、不科學(在壓力和刺激下使底神經節過度活躍,在應急狀態下使腎上腺素水平過高)有關。
一般來說,考前咨詢的高潮在四、五月份,不少考生會出現厭學、愛睡懶覺、瘋狂上網等逃避癥狀。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給自己壓力;另一方面,則是來自家長和環境的壓力。比如很多學校最后一學期就開始實行全封閉復習,這種環境很容易讓考生產生煩躁的。 1
下一篇:小寶寶也有自尊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培養孩子具有這種正面性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