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結束了奮斗的高考,終于踏上了屬于自己的大學,可是突然的身份轉變讓很多大學生心理上產生壓力。以前都是家長和老師告訴自己該怎么做,以后沒有人管自己了,要凡事要靠自己做主,該往哪里走讓他們產生了焦慮情緒。
如果突然換了環境或者自己的角色定位發生了改變,往往會讓人感到心理壓力,出現偶爾的焦慮情緒也很正常,但如果焦慮的嚴重程度與客觀事件和處境不相稱,或持續時間過長,在一般不會緊張的情況或場所突然感到害怕抗拒,可能就是焦慮障礙的征兆了。有關專家說,80%-90%的焦慮障礙在患者35歲以前發病,尤其是10-25歲為發病高峰期。59.1%的大學新生焦慮水平高于18-29歲青年的平均水平,這是一個新的焦慮癥群體。
據有關專家介紹,有一種新人們容易產生的焦慮癥叫社交焦慮障礙,這是是焦慮障礙的一種,它害怕社交場合,害怕受到關注,無法忍受尷尬或別人的審視。常常表現為在社交場合容易緊張,不自然,覺得被關注,害怕自己出丑或者被別人瞧不起,就會出現臉紅,眼神躲閃,自我感覺很難受等癥狀。因為怕別人看出來,往往會提前退場或者回避。社交焦慮障礙會干擾正常的生活方式,嚴重影響了青少年心理行為發育、影響人際關系的發展、甚至導致被群體隔離。
其實這種病癥很常見,也很普遍,而且并不是不可治的,無論是通過物理治療還是精神治療的方法。出現這些癥狀時,應該盡早進行識別,及時進行專業的心理和藥物治療,可以找學校的心理治療師幫忙。
如果想通過自己的力量治好自己的焦慮癥,那就要克服自己的膽怯心理走進人群中去。進入大學以后,多參加社團活動,不要害怕被拒絕,多參加一些面試來證明自己。和大家接觸多了就不會覺得自己孤單了,而且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即時克服自己的心理壓力,遠離焦慮癥。
下一篇:焦慮癥患者如何選擇食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患了工作焦慮癥都有哪些癥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