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今隨著電子技術的發達,手機已經幾乎達到人手一部的狀態,由最初單純的通話功能,內容變得豐富多彩起來。于是,許多人迷上了玩手機,一旦沒有手機,就會形成無手機焦慮癥。這種狀況無時無刻不危害著心理健康,該怎么預防呢?
警惕“無手機焦慮癥”
無論任何時候,即使與家人或朋友聚會,你都對著手機目不轉睛嗎﹖小心,你可能已經患上了“無手機焦慮癥”。有研究發現,越來越多人患上這種“心病”,他們有的每日查看手機達三十四次,即使洗澡也機不離身。
調查發現,百分之八十四的受訪者承認用少一日手機也不能,英國一項調查更指,百分之六十六的受訪者害怕沒有手機,比率較五年前上升十三個百分點,反映“無手機焦慮癥”的嚴重性。
玩手機“侵略”生活
很多年輕人不會欣賞身邊的事物,不會獨處。獨處是一種能力,現在的年輕人成長的環境大多在父母的寵愛之下,環境比較單一,缺少欣賞周圍人和事的能力,一旦獨處時就受不了了,甚至有人會恐懼獨處,所以手機再次起到了填充作用。
很多人已經發展到了各個場合都不能離開手機,對此心理專家建議,不妨讓自己鍛煉一下獨處的能力,戒掉手機癮。“獨處會讓人心平靜下來,學會思考和欣賞,所以大家可以把手機放到一邊,在一個安靜的環境里單獨待一會,慢慢培養這種能力,這有利于戒掉對手機的過分依賴。”
人與人之間,還是要注意最直接的面對面溝通方式。如果過分依賴手機,與人相處時不分時間場合的玩,必然影響雙方的關系。不妨拋開內心的浮躁和空虛,多參與各種社會活動,重視社交關系,改變自己無手機焦慮癥的病態心理。
下一篇:三種常見的大學生焦慮癥類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引發焦慮癥的發病原因是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