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焦慮癥又稱焦慮性神經官能癥,常見于中老年人群,以焦慮、緊張為中心癥狀,呈急性發(fā)作形式或慢性持續(xù)狀態(tài),并伴有植物神經紊亂癥狀。
焦慮是一種情緒體驗,不僅表現為心理上的煩躁、壓抑、愁苦,還表現為不能集中精神工作、坐立不安、失眠或總是在夢中驚醒等。短時間的焦慮對身心、生活以及工作等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是如果一個人長期陷入焦慮情緒而不能自拔,內心就會充滿不安、恐懼、煩惱,出現消沉、冷漠等情況。
由于愿望受阻,常常表現出懊悔、自責,并伴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如出汗、口干、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心悸,全身尤其是兩腿無力等,久而久之,便會導致精神變態(tài)。
患上焦慮癥后,除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抗焦慮藥物治療外,心理治療也是不可或缺的。
增加自信 焦慮癥患者必須努力減少自卑感。科學研究表明,每增加一點自信,焦慮程度就會降低一點。時時反省 通過自我分析,了解自己患病的原因是什么,并想辦法解決問題。
自我刺激 一旦發(fā)病,不妨采用自我刺激法,轉移注意力。如在胡思亂想時,看一部精彩的影片,或從事一些體力勞動,都會使你忘記痛苦。
自我催眠 焦慮癥患者大多數有睡眠障礙,很難入睡,即使入睡也會突然從夢中驚醒。此時你可以自我暗示催眠,以促使自己入睡。
飲食調理 現代研究表明,人在焦慮不安或苦悶憂傷時,吃些甜食可促使大腦分泌一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能幫助人們平靜下來,并使人減輕對痛苦的敏感度。含淀粉的食物均有此功效。
另有研究表明,當人右腦中的5-羥色胺含量增加時,人就會感到輕松愉快。含有5-羥色胺較多的食物有大豆、菠菜、牛奶、花生、橙子、芝麻、葡萄、栗子、雞肉、蝦米和禽蛋等。
下一篇:·過度焦慮是心理亞健康的先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抑郁癥詳細用藥指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