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強迫癥是一種精神障礙,也是影響心理健康的一種疾病之一。患有強迫癥的人并不少見,嚴重的話,會給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很大的影響。那么下面我們就去了解一下如何才能夠有效地治療和緩解強迫癥的困擾。
使用拖延戰術
如果你有強迫傾向,可以試試運用“15分鐘法則”,它可以延長強迫行為的反應時間。例如當你剛開始要求自己洗手時,就告訴自己過5分鐘再洗,此后,延遲的時間也可以逐漸延長。這段時間并不是用來被動等待的,而是“再確認”一下自己的觀念和行為是不是強迫癥造成的,想想為什么會如此,然后轉移一下注意力,做些其他有興趣、有建設性的活動。
總是強迫性檢查的人,則可以試試這個方法:假如你總是要檢查門鎖,那就請試著仔細地、緩慢地鎖上門,把這個動作深深記在心中,并告訴自己:“門現在已經鎖上了,我看見門已經鎖上了!”這樣,你得到一個深刻的印象就是門已經鎖上了,所以當強迫性沖動要你去檢查門鎖時,你就能馬上“確認”:那是強迫性想法,那是強迫癥!
但以上的“招數”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而且未必對每個人都有效。要治愈疾病,最好還是尋求心理專業人士的指導,接受系統的治療。
高發人群
通常內心追求完美、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人更易患上強迫癥。因為這些人總對自己不滿意,會習慣性地反省自己,甚至苛刻地檢查自己的言行,放大缺點,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通過重復某一行為或觀點,修正自己的“不足”。久而久之形成習慣,牛角尖越鉆越深,最終讓自己陷入不反復做就焦慮,越做越焦慮的惡性循環之中。
除了性格特征,某些職業的特定要求也容易導致從業者形成強迫癥。在臨床上見得最多的是會計。這些人每天面對的都是精確的數字,容不得半點馬虎,所以反復校對成了他們對工作負責任的一種體現。與此相似的還有教師,她們的工作雖然不像會計那樣精細,但一個稱職的老師,需要時刻規范自己的言行,需要細心對待孩子的功課。所有這些工作上的優點,一旦無限放大,就像是給強迫癥的入侵打開了一扇門。
其實,無論是先天的性格造就,還是后天的工作使然,強迫癥患者都有一個統一的特點:他們對自己期望過高,即使不斷努力,仍難達到目標,于是引發骨子里的自卑。也正因如此,在強迫癥的治療方法中,才會有增強自信一項。
上面就是關于治療強迫癥的一些方法介紹,雖然說強迫癥不是什么身體上的疾病,可是嚴重的強迫癥會給人們的工作生活甚至是身旁的人都帶來苦惱,因此要是發現自己存在這個現象,一定要積極的接受治療。
下一篇:緩解強迫心理的四個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幽默感也能緩解強迫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