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所謂"潔癖",是指在講究衛生方面卻是瞻前顧后,尤其最注意手的衛生,每天要洗幾十遍,每次要打三遍肥皂,每接觸過一件東西,就得把手洗一次,不然就痛苦萬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先是洗手,然后洗手臂、胳膊肘,甚至肩膀,皮膚都變得粗糙了。一回家動不動就要大洗一番,不讓家人隨便亂坐,也不歡迎朋友來訪。不僅注意自己的手,還關注周圍的其他人,例如別人去廁所后忘了洗手,或從外面回來沒有洗手,又碰了什么文件和用具,那他就對這些文件和用具特別緊張,不敢接觸;和別人握手也很緊張;回到家里也不放松。時間一長,這樣的壞習慣就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自己明知道沒有必要,可就是控制不住,這該怎么辦呢?像這樣有“潔癖”的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很多見的,他們整天都活得特別緊張,其生活目標就是講究衛生,整天關注的就是病菌,而無暇顧及別的,沒有什么業余愛好。
“潔癖”表現的癥狀屬于強迫性神經官能癥,是很常見又很頑固的一種心理疾病。患者主觀上感到有某種不可抗拒的、強迫無奈的觀念、情緒、意向或行為的存在,他們能夠意識到這些都是不應該出現或毫無意義的,但是又從內心涌現出強烈的焦慮和恐懼,非要采取某些行為來安慰自己。例如,你一做完一件事就覺得手臟了,心里很不舒服,就非要洗一定時間或一定次數,如果不這樣,就感到特別焦慮,而且害怕自己如果洗不夠,一定會變瘋了,所以,每次都是洗了又洗,這樣心情就要好一些。可是過不久又重復。強迫癥分不同的類型:1、強迫觀念,表現為頭腦中反復出現一些觀念、懷疑、回憶、聯想和問題,這些內容毫無意義,但又無法擺脫。2、強迫意向,患者常常被一些與正常心理狀態相反的欲望和意向所糾纏,產生一些可怕的沖動。例如,患者站在高處就有要往下跳的沖動,抱著孩子在陽臺上,就有要往下扔的意向,看到尖刀就有殺人的念頭等等,患者感到十分害怕,他決不會做出這些行為,但有控制不住這些意向的出現。3、強迫行為,患者不由自主地做一些不必做的事情,如數數、檢查、洗滌或某些儀式動作等。強迫癥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過度的疲勞、緊張、精神刺激等可以誘發患病。患者的性格多具有敏感、固執、主觀任性、急噪、好強、自制力差,或膽小怕事、優柔寡斷、猶豫不決、謹小慎微、自卑、墨守成規、刻板等特點。
其實,衛生是為了健康,健康是為了工作,工作是為了創造價值或謀求幸福生活,但不是為了不生病,也就是說,衛生并不是我們所追求的生活目標。“潔癖”的做法好像是很衛生,但卻感受不到幸福,只感到緊張和痛苦,覺得活得特別累,沒有時間去享受生活,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要花在洗手上,這樣做值得嗎?所以,“潔癖”的價值觀念首先要調整,想想為什么活著。其次,越清潔就越不容易生病嗎?人適度地接觸病菌,反而會產生抵抗力。假如,有兩個人去一個有病菌的場所,一個是“潔癖”,特別愛干凈,一個不是“潔癖”,誰更容易感染病菌?是“潔癖”。因為后者身上的一些病菌使他體內產生抗體,會和外來病菌進行戰斗,而“潔癖”沒有任何防備,病菌可以長驅直入。進入成年以后,接觸的社會面很廣,如果還把自己搞的過分干凈,反而容易生病。在心理咨詢門診,就有許多有“潔癖”的人同時還易患口腔潰瘍、腹瀉、感冒、咽炎等疾病,就是因為太愛干凈的緣故。
怎么消除“潔癖”這個心理障礙呢?可以采用系統脫敏治療法,就是請他把自己害怕的東西和場景、經常做的事情,從輕度到重度寫出來,然后每天從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為。例如,每天減少洗手的次數,原來洗30遍,現在洗25遍,原來每次洗10分鐘,現在洗7分鐘,如果感到特別難受,就做放松訓練,或做運動等以分散注意力。逐漸地減少洗手的次數和時間,減到只在飯前便后才洗手,每次不超過3分鐘。這個治療過程要持續幾個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要忍受痛苦,但治療結果會讓患者感到真正的輕松愉快。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少洗手也沒有得什么可怕的病,因為病從口入,而不是從皮膚進入。所以只要把住入口關就可以了。患者的自信心會逐漸增強的。當然最好是在心理醫生的專門指導下進行治療。
下一篇:“馬大哈”也是一種心理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期的強迫癥會出現什么表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