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生活中人們把過于注重清潔的人說成有潔癖。其實,愛清潔,注意個人衛生,是一種個人生活習慣,只要沒有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困擾,都是一種健康的狀態。比如過于整潔,任何事情都要井井有條,不能容忍書桌不整齊或房間不打掃的情況,被子一定要疊得整整齊齊。
有些習慣往往不伴有焦慮,一般轉移注意力就中斷,不會讓人感覺痛苦。但如果不過分清潔便會感到煩躁空虛,并且無法控制自己,導致反復洗滌或檢查行為,那就是病態的了。
潔癖屬于強迫癥的最常見臨床表現,占了強迫癥的一半。目前對潔癖強迫癥的治療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心理咨詢,找出潔癖的深層原因,因為在強迫癥的深層心理中,都有一種潛隱的內心沖突和錯誤的自動思維,如果這種沖突不化解,這種錯誤思維不糾正的話,潔癖很難消除。
治療中常見的方法有暴露和行為療法。暴露就是把患者擔心的事情變成事實,怕臟,那么就讓他暴露在臟的地方,“以毒攻毒”,看看真正會發生什么事。行為阻止就是阻止患者的強迫行為,譬如有患者每天上班前都要反復檢查門窗十幾次。那么就讓他在不檢查門窗的情況下去上班。這兩種方法在治療中都非常見效,配合治療的患者都康復得很快。
下一篇:生活中關注強迫癥的發病原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專家剖析:優等生要退學 被榜樣之稱壓成強迫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