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成長心理 > 青春期心理

青春期心理

尋回迷失的自我(案例分析)

分類: 青春期心理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7-22

閱讀 :409

來詢者      性別       年齡       婚姻狀況      教育程度      社會經濟地位

蘇菲            女           21             未婚             本科在讀          大學生
外在表現      聲音清亮,外形條件佳;性格內傾,秉性固執,人格獨立,現實人際溝通差,網絡溝通佳,對咨詢師信任。

生活中的蘇菲
蘇菲(化名),女,21歲,某大學二年級學生,身材高挑,衣著時尚,是一個很有個性、頗具吸引力的女大學生。只是近來眼圈微黑,頗為憂郁。由于網絡同性戀的問題,前來尋求咨詢。

家庭環境
蘇菲自幼生活于北方市區,母親是公司職員,父親為一外貿公司經理,因父親工作緣故,父母常兩地分居,所以父母溝通少,家庭矛盾不斷。不和睦、欠完整的家庭,加上專制的家庭教養方式,讓蘇菲倍感童年無父愛,幼年無自由。同時蘇菲雖表面順從母親,內心實則叛逆,所以高考時,選擇了東南沿海,希望可以遠離父母。

精神創傷
在校期間,蘇菲因外形條件佳,較早進入異性戀愛期。大一下,就被男友占有、傷害、并拋棄,同時摯友背叛她搶走了男友。導致蘇菲對男性有不安全感,對同學、好友信任頓減,整日沉迷網絡,不喜學習,與同學交流漸少,有自閉傾向。

離奇戀情
蘇菲因情感受創,迷戀網絡期間與賈羅林網戀,在“網戀期”雖缺乏現實的人際溝通,但蘇菲在虛擬中,用情頗深、自得其樂。千里相見后,發現賈羅林為一“女同志”,驚奇之余默默接受對方同性相戀的要求,體驗同性相戀。當時蘇菲雖對同性戀行為有厭惡感但不愿改變,懼怕事情曝光,有羞恥感;內心矛盾,焦慮心慌。但因同性戀行為給予蘇菲帶的巨大快樂、及網絡的高度隱蔽性,逐步掩蓋了同性戀與蘇菲“性取向”的不協調狀態。半年里,蘇菲與賈羅林通過電話、網絡、信件、千里幽會等隱蔽方式,進行同性戀。但因雙方遠隔千里,相戀渠道隱蔽,精神戀愛成分高,現實戀愛程度低。

情感危機           
因第三者插足,賈羅林和第三者占時空優勢:同校、同系。蘇菲的同性戀情感危機凸顯,三者為此爭吵不斷……。同時蘇菲拒絕接受賈羅林“三人同戀”的提議。于是蘇菲喜怒無常,不知所措,尋求支持。
咨詢過程中因與賈羅林同性戀情一波三折,在情感危機中,蘇菲出現“性取向”混亂,所以情緒波動嚴重,心情郁燥,意志消沉。

咨詢結果
在四個月的咨詢中,蘇菲逐步尋回迷失的自我,辨明了“性取向”,并在行動中向異性戀步步回歸,逐步建構了一個正確的理想自我。

咨詢過程

第一階段咨詢:失衡的三角架

失衡
蘇菲是異性戀者,對女性本無欲望和激情。半年前她卷入了一場隱秘的網絡同性戀。半年來,蘇菲一直偷偷地樂著。但最近同性戀“男友”賈羅林告訴她:“在學校,我已有女友了,長的很像你。”蘇菲對此壓力頗大,感受到第三者的巨大挑戰,因此近期心情抑郁,夜難成眠。

追憶
在大學,因相貌出眾,蘇菲頗受男生青睞,一年級就有男朋友了。一天男友坦言:“追求你,但并不愛你,因為是和阿倫(同班同學)打賭一定可以追到你,應賭約才來追你。我現在有女友了,是阿蓮。”且阿蓮是蘇菲摯友,美麗的情感世界很快被打破了:男友欺騙了他,摯友奪己所愛,蘇菲感到很難在現實中繼續與人溝通,越發自閉。

在那痛苦的時段,蘇菲沉迷網絡,在網絡里找到了另一個天地,在聊天室里認識了賈羅林,蘇菲說,讓一個從來沒有見過面、只聽過聲音的人,也愛上她真的不容易。網戀半年了,真的想見網絡中白馬王子的真面目。沖動的她乘火車千里迢迢去赴約,讓她吃驚的是對方是一個女生,而且是同性戀者,更奇怪的是,她沒有拒絕賈羅林“繼續同性相戀”的要求。
回校后,對自己同性戀的取向,蘇菲猶豫、彷徨過,不過同性戀給自己帶來的巨大快樂掩蓋了一切。蘇菲說:“不論男性、女性只要快樂就好。”而且沒有其他人知道,蘇菲偷偷地樂著。  

半年來,賈羅林不斷結識著新“同志”,不過對蘇菲還是用情很深,雙方電話、書信不斷,只是最近出現了第三者,危機也出現了。

要求
蘇菲詢問:“我該怎么辦,能不能給我一些建議,把賈羅林搶回來。”

面對蘇菲的要求,我拒絕了。我告訴蘇菲:“咨詢不是替你拿主意,而是幫你出主意。而且不能出餿主意。”

蘇菲不愉快地盯著我,無奈地搖頭,在這里我感受到蘇菲強烈的不滿,和對咨詢的誤解。

經過我的細心解釋,蘇菲最終點頭接受了。

咨詢要點:
首先,在尊重蘇菲“性取向”的前提下,我盡力營造了交流與咨詢的氛圍,盡力讓蘇菲了解咨詢的意義,也讓我盡可能多了解蘇菲的真實想法,我們間的互動是一種平等、尊重的互動。

接著,我積極引導蘇菲宣泄了在危機中產生的負性情緒,探討了第三者插足的危機處理辦法,注重調整心態,讓她放下包袱,以平和心態應對挑戰。

最后針對蘇菲人際溝通的自閉,思維常限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個人私利。即認知模式不能站在同學和賈羅林的角度考慮問題,用理想的模式去強求社會現實,想法常常脫離實際。我鼓勵蘇菲與“賈羅林”多溝通、多交流,而不是靠自己的主觀臆想,希望蘇菲在真實的社會實踐尤其在切實人際溝通中,自己去調查證實,切實了解賈羅林的想法,同時希望蘇菲能在這個過程中擺脫自我中心的限制,真正回到客觀現實中來。

咨詢結束后蘇菲向我要了電話,我們相約晚上8:30-9:30較為適合。

第二階段咨詢:三人可以同戀嗎?

我接到蘇菲的電話,蘇菲情緒波動嚴重,起伏劇烈;語調沮喪,語音低沉。

尷尬的新問題

這一階段的咨詢是圍繞著“三人可以同戀嗎?”的話題展開的。 

原來,蘇菲與賈羅林就第三者的不協調狀態協商未果,賈羅林提出“三個人在一起不是很好嗎?失去你我傷心,失去她我也傷心。”蘇菲對賈羅林的態度,表面不反對,但內心充滿了憎惡。

咨詢要點
在傾訴的過程中,蘇菲不斷表達著對賈羅林“游戲式”同性戀的痛恨,同時表示不能接受“三人同戀”的提議。

首先,我與蘇菲深入探討了“三人同性戀”的問題,對第三者的出現進行了內、外歸因。引導蘇菲將自己的期望和潛伏的想法表達出來。蘇菲要求“兩人同戀”,反對“三人同戀”;我們分析了第三者出現的主、客觀原因:網絡同性戀的虛幻厭倦感,現實同性戀的新奇刺激感。

接著,我們討論了蘇菲的“性取向”,蘇菲堅持自己是異性戀,但對自己同性戀的原因也不甚明了。

蘇菲的“性取向”到底是什么,收集的信息不充足,論證還需要逐步深入,而且蘇菲對自己同性戀改變欲望不強,所以我尊重她的體驗和感受,在明晰蘇菲的“性取向”前,咨詢保持中立,不予干預。

同時我也了解到蘇菲的家庭教養方式。

蘇菲自幼生于北方某市區,獨生女。父母常年兩地分居,自小與母親一起生活。因父親是云南某外貿公司經理,長年奔忙在外,父女一年難得相聚三兩次,所以童年缺少完整的父愛。
蘇菲的家教嚴格,活動常受限制,抱怨童年無自由;父母間交流不暢、沖突頻發,母親常遷怒于蘇菲,感覺童年不安全。

不幸的童年造就了她固執、叛逆、獨立、自閉的個性。所以上大學時,蘇菲選擇了一個可遠離父母的沿海學校。

第三階段咨詢:的反思—初醒

“我連打了好多電話,都找不到你。”

“我兩天都沒有吃飯了。”

“我是躺在床上給你打的。”

我聽到蘇菲打酒咯的聲音。“喝酒了,你?”

“我在喝舍友給我買的啤酒。”

原來蘇菲與賈羅林的矛盾激化,彼此都不能容忍對方,提出。兩天來蘇菲一直陷于的痛苦中。

賈羅林的“游戲人生”喚起了蘇菲對自我抉擇的反思。在咨詢中,蘇菲不斷表現出懊悔,后悔當初不該默默接受,不該用情太深。我認為利用這個有利時機,即蘇菲反思同性戀,有強烈改變同性戀欲望的關鍵時刻,積極順應蘇菲的轉變,提出相應的辦法。

咨詢要點
首先,我積極引導蘇菲宣泄不滿。蘇菲依引導,從頭到腳發泄著對賈羅林的怒火,數點著賈羅林的缺點,蘇菲憤恨地表示不為失去賈羅林而傷心,將漸漸淡忘賈羅林。不過不解自己荒唐舉動的原由,且陷得如此深。宣泄就像探照燈不斷照亮蘇菲黑暗的內心世界,在不斷的光照中,不斷將蘇菲潛意識的內心沖突上升到前意識層面,逐步升級到意識層面中。

接著,我們將問題聚焦于為何深陷于這場不可思議的同性戀中,在我們平等、尊重的人際關系基礎上,我不斷重復、澄清蘇菲的看法和情緒,在蘇菲不斷對自己認知結構和情感結構的改組中,同時結合上兩次咨詢的信息,蘇菲不斷反思,漸漸領悟到為何會瘋狂地愛上賈羅林的內在表征含義。

最后,我們一同驚喜地得出蘇菲同性戀的表征含義。

其一:嚴格的家教:父母常限制蘇菲與異性的交往,甚至與同性好友交往也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所以自幼內心存在對父母的反抗,這種反抗逐步生長,當蘇菲步入內心沖突的青年期后,反抗終于由量變累積為質變——叛逆。當蘇菲面臨同性戀的抉擇時,叛逆成了蘇菲轉變的內在動力。

其二:人際溝通不暢:大一男友的欺騙、摯友的背叛,不安全的人際溝通,創傷性的情感經歷,成了蘇菲深陷網絡同性戀的外在推力。

其三:蘇菲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的精神需求,加上與賈羅林同性戀的體驗,使精神戀愛為主的網絡同性戀更加穩固。

咨詢結束后,蘇菲驚喜地發現,深陷同性戀的真實動機,即發泄對父母專制的叛逆,發泄對前男友的怨恨。當蘇菲的精神戀愛被打破時,我強化蘇菲的社會責任感,使蘇菲在自我意識的層面上可以放眼未來,抓住生活的主流,強調一種看開人生的領悟。

蘇菲開始了反思、領悟,并順應改變,不斷回歸到異性戀的現實世界中。

第四階段咨詢:“我的性取向”——蘇菲的阻抗

“對我來說是同性戀好,還是異性戀好?”

這個問題在第三階段本已辯明,我意識到蘇菲所提問題背后的內心矛盾。

“你說呢?”我反問,等待蘇菲的回應。

蘇菲坦率地說:“我覺得我本是異性戀,即使同性戀也一直當“賈羅林”是男性,不過我有過同性戀經歷,也有過異性戀經歷。如果以后我有男友,我想真實面對、不想隱瞞,他知道這些后,他還會接受我嗎?”

改變的障礙

我深吸了一口氣,真個尖銳的問題,現今社會普遍存在的處女情結、大男子主義、以及對同性戀的誤解,蘇菲的憂慮是情有可原的,同時我也感受到同性戀經歷在蘇菲內心投下的巨大陰影。

第四階段對于蘇菲的疑慮,我們不斷進行探討、分析,在討論中幫助蘇菲找到阻止她改變的內在原因。

意識層為懼怕父母、朋友、同學知道她的同性戀經歷,害怕事情曝光,即同性戀的陰影。

潛意識層是蘇菲對舊的價值系統的一種保護,這個自我價值系統曾經是蘇菲的精神支柱和財富,即保護自我、回復過去的阻抗。咨詢必將涉及到蘇菲自我價值體系、人格結構的調整,都會遭遇或多或少的阻抗。

在這里我著重拓通蘇菲來自意識層的阻抗,一起找到了更直接的原因:

錯位的自我意識

蘇菲的自我意識結構中,主體自我(I)與客體自我(Me)的互動過程,為處于非常態的人際溝通“認知和行為模式”阻隔了,主體自我(理想自我,鏡中自我)占據過多疆土,客體自我逐步縮水,主體自我(I)與客體自我(Me)的常態溝通萎縮了。

即對于自己將來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自己追求的人生奮斗目標過于理想化;同時蘇菲想象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態度、評價,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傾向理想化。而蘇菲對現實生活中的自己所擁有的感官,原真的價值體系的核心部分的現實自我,同理想自我、鏡中自我大相徑庭。社會、他人的評價過于稀少,自己的想法、猜測常常代替了他人、社會的評價,構成了蘇菲一個倒置的人格,逐步形成自我中心的認知模式、及自我封閉的人際溝通模式,而這兩個模式成了蘇菲適應異性戀的巨大障礙,使蘇菲不斷處于自卑和自我否定中。

不斷幫助蘇菲脫離自我中心、領悟自己的不合理認知模式。使蘇菲在意識層中建立一個積極正確的主體自我,然后在自我意識的內部矛盾運動中去拓通阻抗,到達改造客體自我。

在不斷的認知“離中化”過程中,問題清晰了,不過說與做,領悟與改變還是不同的兩個層次。改變需要切實的行動,蘇菲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同時咨詢也必須不斷地深入。

阻抗的升級             
“我不甘心,這樣就失去她,我要讓她知道我不是好欺負的,我要讓她嘗嘗我的厲害。”

“我想最后見她一面,來一個徹底的了斷,這樣才完滿。”

我明顯感受到蘇菲怨氣背后潛伏著的,剪不斷、理還亂的心緒。

“為什么想用這種方式做徹底了斷?”

蘇菲搖頭:“我不知道,只是覺得也許這樣結束才好。”

“你對賈羅林的還有回復過去的想法吧!”

“嗯,不知道……也許有吧!”

咨詢要點
蘇菲表現出一種想保護自我,回復過去的天然傾向,我漸漸體味到蘇菲在咨詢中的小規模阻抗。面對蘇菲的執著,我的正面辯解收效甚微,若繼續堅持辯解,我們的咨詢必將陷入僵局,同時我也意識到,我的心太急了,而且也感受到我“先占性”的異性戀認同。

所以我們繞開問題的中心,旁敲側擊來尋找阻止蘇菲改變的原因。希望在主體自我(I)和客體自我(Me )的交互矛盾中,拓通阻抗、改造客體自我。

蘇菲與賈羅林溝通日少,好象蘇菲的情感問題也漸被淡忘。咨詢似乎漸次向積極的方向發展,但蘇菲的情感問題不如想象中改造得一樣好,情感在沉寂一段后,在外因的刺激下,又一次沉渣泛起。

第五階段:動搖的心
情感的反復

“期末,他回家路經我家。他竟然是和那個女孩一起回的。我猶豫了很久,終于決定去見見他們。”

“我沒有想到我沒有哭,因為那個女孩,真的很普通,只是個子也挺高的。哎……”

“不知道為什么,火車開動的時候,我覺得好失落……對賈羅林的信心又一次抬頭,有恢復過去的想法。”

“他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再愛我了。有時我這個人真的很奇怪,很多問題都要想問個明白,也許是我的耳根比較硬吧,聽說耳根比較硬的人往往很有想法。”

從這時起,蘇菲的情感又往回走了一段路。這段路雖波瀾大,痛苦多,不過卻徹底打消了蘇菲回復過去的想法,同時我再次深入協調了蘇菲與父母的沖突。

我要的自由
“我再也憋不住了,不想再對著電話和電腦;因為,看不見他的表情,不知道他是否在欺騙我;我希望可以真實面對,再也不能忍受任何的欺騙。我真不想再拖下去了,也拖不起。”

“我想見他,看他的眼睛,當‘他’的面攤牌;我想,這樣了斷才完滿。”

這一階段的咨詢,正值學生暑期歸家。在家那難以了段的情感糾葛又一次浮出水面,我又一次介入蘇菲的情感反復。

 “爸媽不同意我去他的城市旅游,昨晚與爸媽吵架后,我哭了,但我不能和爸媽說真實的情況,如果他們知道了,該多傷心啊。”

我體味到蘇菲與父母的矛盾和內心的苦惱。

“他最近們天天監視著我,連上街買東西,爸爸都在后面跟著我,我受不了了,晚上一個在房間里,真想找一根繩子從窗戶爬出去……”

“我都這么大了,他們還像小孩子一樣對我。連打電話給你,都是乘他們出去的時候,我受不了了,我要自由啊!哎……”

咨詢要點:“子女在父母的眼中永遠是孩子”,蘇菲近期的異常表現,引起父母的警覺,做父母的也頗為擔憂,父母注意不斷加深與蘇菲的溝通,旁敲側擊地引導、安慰蘇菲。

在暑期不利于了斷的時段,蘇菲與父母幼年的內心沖突,在危機中再一次爆發。

一方面,我注重調整蘇菲急于了斷的心態,對于她的情感反復我沒有給予干預,注重澄清中她與賈羅林現實的關系,協助蘇菲明了其真實的境遇。以平和心態,順其自然,不與之發生正面沖突,相信現實的例證可以幫助蘇菲領悟。

另一方面,利用在家的有利時機,注意蘇菲與父母的溝通,注重疏導蘇菲與父母的關系,澄清誤解。蘇菲在情感上開始接受父母,并可以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相容性不斷拓展,蘇菲漸漸明了父母的苦心,領悟到自己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父母的關系漸漸趨于緩和,不過與賈羅林的情感還需要時間來進一步來了斷。

第六階段:特別的了斷

“對不起,沒和你商量,我提早回校了,現在我已經在‘他’的城市了。”

她傳遞的QQ短信讓我頗為震驚,但又覺在情理之中。

“我在酒店給你打的電話,前天晚上有四個人睡在這里,他們兩個人睡床上,我睡在椅子上,還有一個人睡在地板上。”

“我受不了他了,昨天和他攤牌了,‘我不能容忍三個人,選他還是選我’。但他還是選擇了她,我真的好失敗。我氣得差點把車票給撕了。”

“我有兩天吃不下東西了,也睡不著。真想不要再醒來,一直到永遠。我真的好累,好冷啊!”

“我不想回去,因為回校我裝得好痛苦,回家我對不起父母,我也要自私一回。”

在虛擬和現實交互中,蘇菲精心構建的樂園被殘酷的現實步步吞噬;當回復過去的希望僅存一隅、延口殘喘時,卻被現實的例證擊打得粉碎,連最后的希望也灰飛煙滅了,蘇菲躲在心靈廢墟的角落,自怨自艾。在巨大的痛苦中蘇菲的思維傾于消極,行為逐步退縮。

這一階段的咨詢,貌似起伏大、難度大,其實不然,恍如最后的掙扎雖慘烈但必然消亡。

咨詢要點:
首先,注重疏導蘇菲在應激情境中產生的負性能量。

接著,待蘇菲情緒穩定后,讓蘇菲“權衡輕重”,把握生活的價值、人生的意義,蘇菲逐步領悟到人世間沒有走不過去的坎,人生對未來追求的無止境性。蘇菲傾斜的天平在“權衡輕重”中獲得緩解。

再次,讓蘇菲以個體的存在和意義為依據,把握“判斷是非”。引導蘇菲正視客觀結果,明白“福禍互換”的道理;避開社會層面上對自我的負性評價,而強調對“賈羅林”和自己行為的主觀動機進行道德判斷,引導蘇菲積極歸因,提升蘇菲的自我價值感,希望她盡快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

   最后,在“權衡輕重”和“判斷是非”的次第漸進中,引導蘇菲構筑一個正確的價值評估體系。咨詢在這里通過價值導向干預了蘇菲的同性戀想法,將蘇菲的注意力引向對道德規則的遵守,激發蘇菲的社會責任感。

終于,咨詢逐步開始走向明朗,蘇菲也平靜地踏上了回校的火車。
            
第七階段咨詢: 建構生活

這一階段的咨詢,注重張揚蘇菲的積極因素,凸顯正面人格力量,使蘇菲擺脫低彌的心境。重新建構的意義重大,效果也頗為明顯。

幫助蘇菲重新修整心靈的廢墟,希望可以在行動中淡忘過去,建構一個全新的蘇菲。

蘇菲的需要
依據較契合大學生需求的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建立訪談大綱,對蘇菲的需要進行了討論,希望助其理清思路,并基于所獲的相關信息希望可以幫助蘇菲建構一個正確的理想自我。

1.生理的需要:飲食失調,借酒消愁;欲望受挫,精神委靡,生理需要未滿足;

2.安全的需要:懼怕父母、同學了解自己的經歷,缺乏安全感。

3.愛與歸屬的需要:同性戀愛受挫,愛的需要沒有達成,歸屬感差;

4.人際交往的需要:人際溝通差,想溝通而不敢溝通。人際交往需要處抑制狀態。

5.求知的需要: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學業荒廢,求知的需要被壓抑;

6.審美的需要:完美主義,蘇菲對異性要求太高,偏于理想化,在現實中不易找到異性,審美需要也沒有被滿足。

7.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自不用說。

總之,蘇菲各層次需求處于極大的“欠滿足”程度,身心疲憊處于典型的亞健康狀態。

不過蘇菲有一種天然的、向上的改變欲望,恢復機制平衡狀態的自然傾向,同時蘇菲有自己的價值和潛能。結合蘇菲各種需要“欠滿足”狀態和改變的天然趨勢。我們一起制定了如下理想改變計劃。


蘇菲的改變計劃
其一:恢復正常的飲食和作息,以良好的身體狀態應對危機。

其二:不斷增加與父母、同學的溝通和交流,改變過去封閉自我的行為、想法,獲知父母、同學的真實想法,感悟父母的關心和愛護。

其三:鼓勵蘇菲積極擴大自己的人際交往,了解“鏡中自我”的本來面目。

其四:鑒于剛剛結束的一段戀情,建議不急著去尋找另一份來彌補,靜心彌合,順其自然。

其五:恢復正常的學業,在充實的學習中提升自我價值。

希望蘇菲可以好好努力,在行動中找回自我,改變自我。由低級計劃向高級計劃漸次發展,爭取建立一個正確的理想自我。蘇菲也表示自己將好好努力,在現實中重構自我。

第八階段咨詢:重塑自我

蘇菲的人際

在這一階段的咨詢中,蘇菲高興地向我報告著自己的改變,蘇菲最感興趣的是與同學、父母的溝通。

首先,我提議將焦點聚于蘇菲的人際溝通上。在蘇菲與舍友、同學的深入交流中,蘇菲發現“鏡中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巨大反差,即蘇菲認為同學對她的評價與同學們對她的切實評價大相徑庭。同學們認為蘇菲是一個冷漠且不擅溝通的冷美人。同時在蘇菲與母親的溝通中,母親說,“不要把你的心像拳頭一樣緊握,讓我們去猜。”蘇菲覺得驚奇,原本感覺自己的人際溝通應該還是挺順暢的。
 
蘇菲與我不斷探討著現實的蘇菲到底是什么樣的,在現實的例證中,蘇菲真正體味到“自我的中心”和“自我的封閉”。 

接著我給蘇菲做了一個自我同一的測驗,希望進一步明晰現實的蘇菲和未來理想的蘇菲。
“我是誰”

第一階段:我們在輕松的口氣中討論著“我是誰?”獲取蘇菲對自我的了解。

蘇菲邊想邊說,我邊記錄邊歸納。大體感覺;蘇菲對自我評價偏高,呈理想化;明顯處于思春期,蘇菲將較大篇幅放置于未來異性的選擇標準上,有明顯的改變欲望。感受到蘇菲主客體的對立統一過程漸漸回復,處于矛盾主要方面的主體自我漸漸被列入改造日程。
“我將走向何方”

第二階段:我繼續將測驗拓展開去,“我將走向何方?”想了解蘇菲的欲望和打算。

蘇菲結合上次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將重點聚焦于改善人際溝通,提高學業成績上,展示了一個積極向上的未來。

蘇菲的問題說到底是人際關系的障礙,希望可以幫助蘇菲規劃一個協作型的人際關系,并在“做”中淡化過去的陰影,強化社會價值的導向。

第九階段咨詢:蘇菲的移情

“我現在是某某女性網站的一個斑竹了,生活充實了很多。”

蘇菲高興地告訴我,不斷報告著自己的進步,述說著生活中與異性交往的細節,思維活躍而靈巧一改過去低彌、消沉的狀態。

移情的萌芽

我驚奇地發現,蘇菲和我交談的口氣與以前大不相同,成了一種親密朋友的口氣,常通過談論歌詞、影片暗示著什么。蘇菲表現出想了解我的生活、我的經歷的欲望,面對蘇菲的要求我委婉拒絕了。我漸漸體味到蘇菲移情的萌芽,對蘇菲的暗示,我沒有積極反饋。我們商量著如何減少著我們咨詢的次數和頻率,我不斷暗示我們的咨詢即將結束。

移情的升級

因近三個多月的咨詢,蘇菲對我的依賴感與日俱增,蘇菲不愿減少和我的溝通,不斷發出要求主動接近的信息,經常通過網絡發送一些想了解我想法的信息。

面對蘇菲的進攻,一方面,通過網絡、電話,我“冷”處理著蘇菲親近的要求,“熱”處理著蘇菲的進步。另一方面讓蘇菲領悟到為何會將情感轉移到咨詢者身上的原因,進而向蘇菲解釋咨詢的目的是一種“他助”向 “自助”的漸次改變過程,蘇菲雖然不大情愿,不過鑒于對我的尊重默默接受了,我不斷提示我們的咨詢即將結束。

隨著時間的蔓延,溝通頻率漸少,同時蘇菲在生活中逐步得到滿足,蘇菲的情感漸漸轉移到現實中去。

第十階段:尾聲

“哈哈,同學們說我胖了不少。”

“我在網站做得不錯,站長表揚我了。”

“我發現學習真的挺有意思的。”

“最近和同學的溝通也多了,自己也開朗了一些。”

我不斷對蘇菲的進步表示祝賀。

回顧與展望
我們一起來回顧我們四個月的咨詢經歷,希望明晰一下未來的契約。

蘇菲首先表示著對我的感謝,覺得不好意思麻煩我這樣久了。說回想起來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歷程,就像是一場離奇的夢。接著表達出對自己叛逆、沖動的懊悔,說自己長大了不少,成熟了不少。也肯定了自己在這一階段的進步,并承諾要繼續努力,重新找回自我。對未來,蘇菲也有了一個清晰的發展軌道。

咨詢走完了四個月的時間,終于在輕松愉快中劃上了句號。

蘇菲的人格

建構主義的人格定義:

在協作型的人際關系中產生的,與個人生存的客觀現實相適應的、為個人肩負的社會責任所驅動的內化了的價值觀念體系,它是決定主體行為方式的動力系統。

依照這個定義,建構主義者晶析出健全的人格所應具備的三個最重要的緯度:協作型的人際關系、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評估體系。

緯度一:蘇菲的人際關系:

明顯有社會適應不良的傾向,并非一種協作型的人際關系而是一種典型的約束型人際關系;凸顯了自我中心的特征,壓抑了人格的成長,造就了蘇菲失調的人際關系。

蘇菲的情感“閉鎖”,不外露,有文飾、內隱的性質。不樂意吐露真情,即使對自己最親近的人也一樣。蘇菲的心里話很少對朋友說,也不愿和父母講。父母想了解蘇菲的想法較困難。

緯度二:蘇菲的生活態度:
蘇菲的生活態度不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深刻體現出自我中心,即主、客體之間缺乏分化,蘇菲把自己頭腦中所想象的情境同真實發生的情況混淆起來了;還有蘇菲將能量投注于自身,無法站在客體的立場上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蘇菲離奇的思想、行為根源在于強烈的自我中心傾向導致他同周圍環境的意義關系失去平衡,于是對客觀事物的看法發生一系列歪曲,不能較好面對現實。

蘇菲一方面更加自覺地希望參加成人的活動,另一方面也希望父母把自己當成年人對待,讓自己享有成人同樣的權利,這時,如果父母仍把蘇菲當作小孩子對待,管教嚴格,蘇菲會產生強烈的不滿情緒,以為這是父母故意看不起自己,是在對自己加以束縛和監視。父母的關愛和呵護被視為嘮叨、啰嗦和刁難;輔導員的教育和指導,被看成是小題大做,故弄玄虛。

緯度三:蘇菲的價值評估體系:
    蘇菲的價值評估體系明顯脫離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價值評估體系,其中融合的對社會的責任感、對自己行為的內省力和調節力,都屈服在原始的快樂之下。

現實中的挫敗感,幼年經歷的不安全感結合在自閉、隱蔽而虛幻的人際溝通情境中形成蘇菲價值評價條件為:不論男性、女性,只要快樂就好。使蘇菲在潛意識中采取將同性戀行為進行歪曲和改造的策略,使同性戀行為夠不成對自我概念的威脅,進而形成類于偏執的網絡精神同性戀。

咨詢技巧與策略

注重蘇菲“負性情緒的宣泄——人生觀的重新建構”,在宣泄和建構中調整情緒狀態、提高自控能力,建構正確的人生觀,促進人格的完善。

咨詢過程基本上符合程利國教授提出的“宣泄-建構”的建構主義咨詢鏈條,“宣泄-建構”的建構主義咨詢模式包含八大步驟:“不平衡(迷茫)—宣泄—疏導—初醒—評價—歸因—建構—平衡”,構成一個完整的動態的咨詢動態體系。

在宣泄階段(不平衡(迷茫)—宣泄—疏導—初醒),注重幫助蘇菲釋放負性情緒,調整狀態,放下包袱,應對危機。查明無意識層中的沖突,通過疏導將潛意識層面的信息漸次移進前意識層、意識層。在現實中醒悟,獲知機制失衡的真正原因。

在建構階段(評價—歸因—建構—平衡),注重蘇菲理性的思考,依客觀情況進行評價和歸因,改造蘇菲舊的價值觀念,在意識層中建構新的人生價值觀,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同時在現實的改變和行動中,同化和順應交互運動中獲得新的平衡,建構一個“認知—行為”的平衡新模式。

依據建構主義三維人格,咨詢手法主要包括三大咨詢方法:

其一:人際關系協調法:
咨詢中,蘇菲逐漸意識到自己偏于同化,即要環境適應自我的中心特征,脫離集體自我封閉的“認知——行為”模式。

咨詢后,可以站在朋友、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相容性不斷拓展,領悟到人無完人的道理,在情感上開始接受父母、同學。

并在現實的人際交往中不斷反思,不斷改變自我封閉的“認知——行為”模式,形成一個“通情達理”的生活狀態。

其二:實事求是離中法:
一方面,使蘇菲頭腦中的想法逐漸同真實發生的情況發生了分離,實現了主客體的分化;在分化中培養蘇菲的誠實品格,讓蘇菲潛意識中的“謊言和偽裝”為意識層面的“理性活動”所改造。

另一方面,使蘇菲可以在客體的立場上思考問題,采納、協調客體的看法,同時不斷促進蘇菲社會性情感的發展,排除自我的不正當私欲,學會寬容他人。

在不斷的“離中化”進程中,蘇菲體味到他人與集體的幸福和快樂,并使自己可以很快地釋放積郁在心中的負性情緒。

其三:價值評估體系建構法:
其一,讓蘇菲“權衡輕重”,在意識層面上逐步去把握生活中更有價值的東西,蘇菲領悟到人世間沒有走不過去的坎,人生對未來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蘇菲失衡的平衡體系在“權衡輕重”中獲得緩解。

其二,讓蘇菲以社會責任為意義依據,把握“判斷是非”的標準。引導蘇菲避開客觀結局的評判,而強調對“賈羅林”和自己行為的主觀動機進行道德判斷,引導蘇菲積極歸因,提升蘇菲的自我價值感,希望她盡快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

   在“權衡輕重”和“判斷是非”的次第漸進中,引導蘇菲構筑一個正確的價值評估體系。咨詢在這里通過價值導向干預了蘇菲的同性戀生活,但同時將建構價值評估體系的操作權和對未來生活的選擇權留給了蘇菲,把蘇菲的注意力引向對道德規則體系的遵守,激發蘇菲的社會責任意識。

咨詢感受

在咨詢的第一、二階段,因對性取向了解不深,在不明晰蘇菲性取向的情況下,尊重蘇菲的性取向,不予干預,逐步獲得蘇菲的信任。

在咨詢的第三階段,注重揭示蘇菲潛意識層中的沖突,同時在反思的有利時機下,通過疏導,將潛意識層面的沖突逐步轉移到意識層面,最終幫助蘇菲揭開內心沖突,獲得同性戀的表征含義。由于緊緊抓住咨詢的這個關鍵點,因此,蘇菲對自己問題的認識豁然開朗。

在咨詢的四、五、六階段,在咨詢中多次遭遇蘇菲強有力的阻抗,起初正面辯論收效甚微,轉而尋找阻抗原因,找到原因后,咨詢方向進一步明晰。同時在蘇菲的了斷過程中,針對蘇菲的情感問題的中心,以平和心態對待阻抗,順其自然,引導領悟。

在咨詢的七、八階段,鑒于蘇菲的狀態逐步趨于穩定,積極配合蘇菲克服行動中的障礙,建構生活,重塑人際,一起建構一個正確的理想自我,并踏踏實實去改變現實自我,努力向理想自我靠近。

在咨詢的第九階段,注重咨詢由“他助”向“自助”的轉變,將蘇菲移情的苗頭逐步轉移到現實中去。

在咨詢中感受到蘇菲的沖突如波浪般,一浪接著一浪,我有幸介入了整個平息過程,隨著波浪的漸次平息,蘇菲不斷恢復健康的,相信她將來一定有能力應對此類危機。

總之,通過這個案例,我以為在輔導中,咨訪雙方應該建立一個平等的人際關系。善于把握來訪者轉機的關鍵點,因勢利導,張揚來訪者的積極因素,凸顯來訪者正面人格力量,使之擺脫障礙和困擾。這是咨詢中應當把握的關鍵一環。
 
在近四個月的咨詢中,蘇菲的問題反復無常,阻抗接連不斷。我深感咨詢者不厭其煩、循循善誘、盡心盡責的職業精神是極為重要的。

 

下一篇:孩子有叛逆心理 家長該怎么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情緒管理系列技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gv猛男gv无码男同短文|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九九无码成人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无码|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无码av三级| 一夲道dvd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