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困擾導致大學生心理障礙
新華社成都6月20日專電(記者侯大偉)大學生的狀況日益引起其自身和社會的重視,為了有助于同學們對健康的認識,記者近日通過采訪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員胡光偉、西南財大咨詢專家孔勤和四川大學學教師劉艷博士等專家,了解到大學生常見的三大障礙和困擾。
專家們介紹說,大學生的困擾首先來自“神經”方面。據介紹,神經方面的疾病也稱之為神經癥,它是指一組有大腦功能輕度障礙的疾病的總稱。通常,神經癥可以分為神經衰弱、焦慮癥、強迫癥、恐怖癥、癔癥、抑郁性神經癥、疑病癥等,而大學生人群較為多見的神經癥類型主要是:
一、神經衰弱。常常表現為全身乏力、睡眠不良、頭痛、注意力渙散、健忘、情緒低落、食欲減退等,工作或學習效率低下。
二、焦慮癥。會出現程度不一的頭暈、心悸、呼吸困難、口干、尿頻、尿急、出汗等軀體不適。這種現象在重大考試,如高考中容易看到。
三、強迫癥。即主觀上感覺到有某種不可抗拒、不能自行克制的觀念、情緒、意向及行為的存在。雖然患者認識到這些毫無意義,但又難以控制和克服,從而導致嚴重的內心沖突并伴有強烈的焦慮和恐懼。比如,反復洗手、總擔心房門未鎖好、總有些念頭揮之不去等。
四、恐怖癥。主要特點是對某一特定事物、活動或處境產生持續的和不必要的恐懼,并不得不采取回避態度,不能自控。如異性恐怖癥、人群恐怖癥、動物恐怖癥、學??植腊Y等。
五、抑郁癥。其主要表現為心情壓抑、沮喪,對日?;顒优d趣減退,對前途悲觀失望,不愿主動與別人交往,易激怒等。
大學生困擾第二大成因就是人格方面的障礙。專家們說,人格障礙是指從童年或少年時期開始,并持續終生的顯著偏離常態的人格。它是一種介于精神疾病和正常人之間的行為特征。常常表現為怪僻、反常、固執、情緒不穩定、不通人情、不易與人相處、常損人利己甚至損人不利己、以自己的惡作劇取樂,常給周圍人帶來痛苦或憎惡等,但它又不能歸屬于精神病范疇。像多疑敏感、妒忌心過強、常常產生報復之心、自命不凡、對別人缺乏同情心和熱情、處處提防他人等表現都是人格方面存在障礙。
除了神經方面的疾病和人格方面的障礙所造成的困擾外,大學生還面臨著如學習、人際關系、戀愛與、求職與擇業等社會化過程中問題的困擾。
專家認為,相比之下,前面所講的兩類障礙(問題)顯得要稍微嚴重些,是偏離正常狀態的問題,而這種主要由很多現實的社會因素所導致的困擾,往往是暫時性的,經過主動調節或尋求咨詢老師的幫助,往往能得到很好的克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