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日年僅10歲的小峰,因為請同學代寫作業被老師要求見家長,最后竟然想喝農藥。“只是不想活了。”一個十歲的小孩脫險后從口中說出的言語,有點讓人震驚。然而,埋藏在深層次的問題,是當代兒童和青少年的問題是多么令人擔憂。
無獨有偶,來自佛山婦幼保健院從2004年開始的一項針對2~6歲兒童的調查表明,4~6歲1023個兒童中,行為問題發生率,男童為19.5%,女童為18.5%,抑郁是兒童行為問題中一個很主要的原因。
家庭教育五大誤區
眾多家長陷入了幾個常見的誤區,其中最主要的有:無限度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成績優秀的誤區、長大就懂事的誤區。
無限度的物質滿足
許多父母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方面。專家指出,這是滋生孩子極度自私的重要溫床,孩子很容易在現實中產生挫敗感。
成績單就是一切
許多家長一味地以成績單來衡量孩子的價值,并千方百計地為孩子把課程排得滿滿,最終扼殺了其他天賦的發展。
強加意志給孩子
一些家長甚至將自己的喜好或意志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專家指出,家長的意志不等于孩子的興趣,教育應該讓孩子在一種快樂的環境去學習更多的知識。
等他長大自然懂事了
此外,一些家長對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的過分自私、倔強、自閉、冷漠和攻擊性等行為漠視,認為孩子長大自然會懂事。科主任趙長江指出,童年期間的挫敗、創傷等,對兒童、心智未成熟及所有未成年人影響最大,如果家長不及時糾正和引導,很可能造成終生人格異常。
過早的教育
佛山各大醫院不少醫生指出,過早的教育對于兒童成長未必是一件好事。同年齡的小朋友之間對比,很容易讓孩子過早承擔巨大的壓力。此外,中小學教育的排名制度,也讓他們不堪重負。有教育專家指出,早期的教育應該以鼓勵和開發學生的智力為主。
專家建議:
青少年教育應盡早
趙長江指出,青少年的可塑性強,通過加強教育或在醫生的指導下,很容易糾正。但成人后的不良表現與人格問題的糾正就會十分困難。從幼兒開始、從兒童開始,關注小孩的健康成長刻不容緩。
一、高度重視小孩異常行為
趙長江指出,家長應該對孩子出現逃學、厭學及暴力傾向等異常現象、不良行為,給予高度關注和重視,及時引導。佛山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中心俞紅副主任醫師指出,科學的干預可以大大減少兒童的不良行為和問題。俞紅指出,對幼兒進行有效的健康干預,要從幼兒園和家庭同時入手。
二、建立其樂融融的家庭環境
環境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基石。研究表明,家長經常與孩子溝通,會促使孩子產生與人溝通的熱情。醫生指出,相對而言,了解孩子身邊的生活遠比了解孩子學習成績重要。大多數學生咨詢者出現成績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各種問題引起的。例如承受過大的學習壓力、遭遇凌辱、等。
醫生建議,營造一個其樂融融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能有效防止各種問題發生。
下一篇:當代初中生情緒的特點及調控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三成大學生存在著心理問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