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最富有理想而又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時代。高中生最崇拜的人,實際上就是他們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和人生榜樣。那么,當代高中生崇拜誰呢?
在不久前舉行的全國普通高中生一般狀況調查中,當代高中生所崇拜的人分布十分之泛,1萬名高中生除458人未填寫外,共開列出801個自己最崇拜的人。
其中,既有古今中外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有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既有學者、教授,也有影星、歌星、球星;既有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有古代帝王、今日王妃;既有工業巨子、富商巨賈,也有英雄模范、普通百姓……。
調查表明,當代高中生最崇拜的人呈現出多樣化趨勢,說明高中生的人生榜樣呈現出多樣化分布。被崇拜對象能達到1%以上的具體人物僅有9個人,其中,崇拜周恩來的人最多,達到24. 5%。這說明中國傳統的道德人格仍被許多當代高中生視為理想人格。而把自己的父母作為崇拜、欣賞的對象,并占有一定比例(7%),則是這次調查的一個新發現。有2. 8%的高中生崇拜、欣賞自己,有1. 4%的高中生不崇拜、欣賞任何人,說明傳統的偶像崇拜觀念已經大為淡化,人格建構中的自我中心傾向開始出現。
有關專家認為,高中生崇拜什么人,即其人格范式,就是以什么樣的人作為自己做人的準則。從本次調查來看,高中生的追求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很大一部分高中生崇拜的對象是杰出的政治家或政治人物,這說明我們的政治思想教育有效果,如學生對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肯定,大多數人希望自己能夠向這些對人類、對社會、對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政治人物學習,希望自己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
一部分學生崇拜自我是社會競爭激烈的結果。這一代高中生從上小學開始,就被置于激烈競爭的環境中,他們要不斷地證明自己的才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會獲得機會,要有真正的實力才能得到報償,并要不斷地做出選擇,這就導致他們比以前的高中生更關注自我,關注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的關系。這樣的社會環境,必然會影響其人格范式轉變為一種自我中心的范式。這就給教育提出了問題,我們不能簡單地否定,把其作為個人主義來批判,而是應該幫助學生很好地處理個人、個人與他人以及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充分肯定他們重視個人、重視個人權利以及自我價值的傾向。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過分地關注自我,也會產生社會化方面的不良傾向,會產生不能很好適應社會的問題,這也是當前高中生教育中應該重視的問題。
有關專家指出,當代高中生對人格范式的選擇與以前的高中生有很大區別。以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人們只要按照社會提供的現成的人格范式去做,就會得到社會的認可。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很難用一種既定的人格范式去引導學生。因為社會本身是多樣化的,只要能夠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完全可以自我設計,自我選擇,來實現自我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在高中生的人格范式選擇必然會呈現多樣化的態勢。那么,如何引導高中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人格塑造,能夠健康地發展,就是現在學校教育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下一篇:大學宿舍嚴禁異性入內好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當大學生遭遇心理困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