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無名紙條顯示———
中學生需要有效的溝通手段
“我不知道在媽媽心中我究竟是個怎樣的女兒?”“跟男同學一起喝杯汽水又怎么了?”“母親為什么要跟蹤我?”“難道我的生活只剩下考試?”“父親有了外遇,我該怎么辦?”……這是記者從無名紙條上摘抄的部分內容。
尹鄧安是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中的高級心理教師。他的辦公桌上,存著足有兩尺厚的一沓紙條,總數有上萬張。中學生在上面傾吐心跡、傾訴成長的煩惱,不需具名,尹老師則會在心理輔導課上給予解答。
青春是快樂的,也充滿了煩惱和壓力。調查表明,我國有情緒障礙的青少年達3000萬人。而只因小小的挫折而選擇輕生者也時有耳聞。心理咨詢和疏導正越來越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尹老師一直從事中學心理學教育工作。他親身經歷了心理咨詢逐年升溫的過程,受邀前往上百所高中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其間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如何能夠聽到孩子們的心聲,找到一條有效的溝通渠道。他在實踐中發現,匿名的方式最受歡迎。
溝通的前提是理解。中學生為何要用匿名紙條寫出心中的疑惑與苦惱?尹鄧安這樣理解學生們既渴望心理支持又渴望保護隱私的心態。他說孩子們有四怕:一怕別人知道內心的秘密;二怕學校老師追究;三怕遭到同學取笑;四怕學校或老師將信息反饋給家長。
“這個階段的學生,心中藏著太多的問號,遞紙條是他們最易接受的方式。”尹老師說。通過對上萬張紙條的收集與整理,他對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有了一個總體的分析和把握。
心理問題表明———
中學生與家庭的矛盾高于師生矛盾
尹鄧安作的統
1下一篇:高考狀元碑背后的科舉幽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備戰高考之應試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