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青少年抑郁癥的運動處方
青少年期是兒童到成人的過渡時期,矛盾、敏感、自我是他們突出的特點,由于在生理和上發生的巨大變化,容易產生各種障礙,其中抑郁癥最為常見。其基本特征為:情緒低落、興趣索然,自感思維遲緩、反應慢,不愿與朋友、同事交往,嚴重時有悲觀絕望、痛苦難熬、生不如死的感覺。對青少年抑郁癥要采取綜合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療法、藥物療法和體育療法。后者也稱運動療法,對抑郁癥具有獨特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科學研究證明,運動能加強新陳代謝,疏泄負能量,能防止抑郁癥的發作;運動有助于增強體質,產生積極的感受,能較快地提高情緒、消除抑郁癥的一系列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要達到防治青少年抑郁癥的效果,應該在運動保健專家的指導下,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并且要保持一定的強度、持續時間和頻率。以下幾項運動在防治青少年抑郁癥中具有普遍的作用:
1、跑步 科學研究證實,跑步時大腦分泌的內啡汰是一種似于嗎啡功能的生化物質,是天然的止痛劑,并能給人以欣快感、對減輕壓力具有獨特的作用。選擇跑步時間在傍晚為宜,速度120步/分鐘,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續15分鐘。
2、跳繩 能增加身體的協調性,由于在跳繩過程中頭部的位置在上下快速移動,有效加強前庭功能,能產生良好的感受,提高自信心。速度為30-60次/分鐘,隔天一次,每次持續10分鐘。
3、健身舞 在動感的音樂聲中,使軀體得到盡情的舒展,注意力得到加強。每周三次,每次持續20分鐘。
4、散步 宜在優美安靜的環境中進行,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效果,建議每天步行1500米,并力爭在15分鐘內走完。以后逐漸加大距離,直到45分鐘走完4500米。
5、集體運動 如傳球活動、排球運動或體育游戲等。集體運動要求團體合作,對提高抑郁癥患者人際關系具有特別的意義;另外由于體育游戲帶有一定的競爭性、情節性、趣味性,能提高游戲者的情緒,培養他們的活潑愉快、開朗合群的個性和團結互助、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的品質,使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建議每周至少參加一次集體運動,每次持續時間30分鐘。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最近的研究證明,每周運動三次即能夠有效防治抑郁癥,而且復發率很低。在日常生活中,廣大青少年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和條件,選擇以上一個或多個項目長期堅持鍛煉。防治抑郁癥,以有氧運動為主,一般不宜作大強度的劇烈運動,如有比較明顯的身體和不適,應該同時進行和藥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