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今天下午,記者專程赴銀川市第九中學就女中學生神雪一事采訪了該校校長陸一鳴。
陸校長是一位在教育戰(zhàn)線工作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且從大都市上海來到西北,一干就扎下了根。陸一鳴對神雪的死感到非常痛心,他說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神雪的死,不僅給她父母以沉重的打擊,同時也提醒教育界,對學生的健康教育已到非抓不可的地步 。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神雪在校時雖然學習成績中等,但給老師和同學的整體印象是一個“乖乖女”。她是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輕易不向同學或老師敞開心扉。在班上,她與多數(shù)同學不大交往,只有兩個女同學與她關系比較密切。將近18歲的神雪已經(jīng)成熟,她常在日記或作文中流露自己的心聲,而且寫得文情并茂,讓人懷疑那些“作品”是否出自一位中學生之手。2001年底期末考試時,她因考化學時有夾帶被監(jiān)堂老師識破,按校規(guī)要受到處罰。她給學校寫了一份檢查,其中寫道:
“先前那個寧可交白卷,也不作弊的我上哪兒去了?!有了這第一次,那第二次呢?我不敢想,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品質,那份驕傲已蕩然無存。敬愛的老師,我知道這對我人格的污辱有多大,也知道這一該死的污點是被我自己刻上去的。但是,老師,當我發(fā)現(xiàn)在我做錯的時候,我已經(jīng)沒有辦法可以原諒自己了?!?BR>
神雪在檢查中稱自己是“壞孩子”,善于鼓勵學生的政教主任李尚懷用朱筆在一旁批道:“改正了,還是好孩子。”出于種種考慮,神雪免于校方處分。
生活中的神雪顯得非常自卑與懦弱,在上初中時就是這樣,上高中后,性格中的弱點不是一時就能克服的。遇到困難與矛盾,她不是想著如何克服解決,而是選擇了逃避甚至死亡。昨晚記者在翻檢神雪留下的一冊日記時,就看她在日記中流露出了“悲觀厭世,一死了之”的意思。
陸一鳴對記者說,第九中學的教育有一條原則,那就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九中的教育目標是整體培育,終生負責。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他可以是貧窮的,也可以是一個文盲,但他不能不懂得做人最起碼的道理,這是最關鍵的。如果失去這一條,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出讓人不可理解的事情。由此看來,對學生的健康教育已到非抓不可的時候了。九中從幾年前已開始注意這個問題,但到目前還沒有專職的健康教師。目前的做法就是把現(xiàn)有的老師在暑假期間送到高等學府進行培訓,回來后一邊代文化課,同時兼做學生的健康老師。就目前來看,這種做法力度還不夠,得加強。
下一篇:克服心理障礙的捷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快樂的孩子長大后更容易成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