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在當今復雜的社會經濟環境下,在校大學生大多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高職院校學生尤為突出,這很值得學院領導和學生管理者的高度關注。本人試從3個方面予以探討。
一、“消極—積極”調整關。
高考成績不理想,高職學生入學后多少會出現消極。如果任其滋生發展,必定會影響學業的完成。
消除學生消極,主要靠輔導員與班主任做細致的工作。第一,講道理——廟的大小與和尚修行的關系。上大學好比和尚修煉,所進的廟大小不重要,修行成敗在個人。清華北大也有差生,高職院校同樣出人才。高考成績高低只決定你進哪座廟,成才完全取決于個人端正的學習態度與刻苦用功的勤奮精神。第二,看現實——由于高職生有技能特長很受用人單位青睞,就業前景光明。目前,高職學生就業面對的絕大多數是企業,而企業更注重選擇技術技能型人才。只要你有真才實學,就能找到比較滿意的工作。第三:明目標——在開學之初就應該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努力考取專業所需要的各種合格職業證書,就不愁敲不開就業之門。
二、“戀愛—學業”矛盾關
假如學生消極沒有及時疏導消除,第一副作用就是談戀愛。根據抽樣調查,大學生戀愛狀況大致有:1.兩情相悅,真談戀愛。這種情況下,男女都有比較強的進取心,會以學業為重,可謂“正效應”;2.外貌吸引,慢慢走近。此種情況應有兩種結果:要么由表及里,達到兩心相融,的力量讓兩人更加發奮努力,可謂“奇效應”; 3.為趕時髦,湊合戀愛。在消極狀況下,出于生理需要,隨便談戀愛者多數是玩玩而已。這種情況在高職院校比較普遍。其害處有:既費錢財精力,又增加諸多不愉快,因為情非由衷,糾紛必多,經常吵鬧別扭,哪有心情學習?此可謂“負效應”。
針對“負效應”,應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引導學生向前看。跌倒爬起來收獲成長的寶貴財富,一蹶不振便是走向深淵。軍訓完后,輔導員和班主任可以通過開展多種有意義的集體活動,盡快造成和諧歡樂的班級氣氛,是學生集體向前走不掉隊。其次,個別談心,精神療法。必須知己知彼,找準產生消極心態的原由,然后對癥下藥,逐步疏導排除。再次,營造班級“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班干帶頭,有計劃的開展學習競賽活動,把學生精力轉移到學習上來。最后,以座談會的形式開展與學業的討論,并用書面專欄形式展示每個同學對與學業的看法,借此督促同學們正確處理與學業的關系,以學為主,立志成才。
三、“技能—經濟”兩難關
高職學生大多來自農村,經濟比較困難,交完學費書費住宿費,存點生活費,多數家庭已經負債。要不是國家助學金的投入加大,中途退學者會與年遞增。而高職教育的特征是“職業證書教育”,用人單位很看重高職生在校期間拿多少合格的職業證書。而考取職業證書是要花錢的,有些貧困生就因交不起錢而望職業證書興嘆,以致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考證率不達標。
要解決這一問題需多方努力。第一,政策支持。學院助學金獎學金應向貧困生傾斜,甚至可以考慮貧困生半費考證,特困生免費考證。第二,各系設立貧困生考證基金。通過對貧困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考核審查,擇優發放考證補助。這一措施會像太陽一樣溫暖貧困生并激發他們學習技能的激情與潛力。第三、減免培訓費。對貧困生的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可酌情減、免其培訓費,盡量減輕他們的負擔,多給他們提升的機會。
當前,媒體仍然時有報道大學生、輟學、拿不到畢業證等問題。尋根溯源,問題大都出現在大學生健康上。各院校雖都設有咨詢中心,但大多有名無實,門庭冷落。要解決大學生健康問題,必須引起學院領導的足夠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為真正解決高職學生健康問題做些扎實可行的工作,讓絕大多數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下一篇:“小大人”更易出心理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不敢正視陌生人的女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