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2002年春,從美國退休回到故鄉武漢的美籍華僑陶宏開成為華中師范大學的客座教授。他在美國有著9年素質教育研究與實踐經歷,本打算退休回國度過安逸晚年的他,卻因2004年5月幫助一個孩子成功戒除了網癮,一時聲名鵲起。據稱,到目前為止他已經使300多個孩子成功戒除網癮。近一段時間,已60歲的他在20多個城市舉辦了80多場講座幫助有網癮的孩子。
近日,記者趕赴湖北武漢,對其進行了專訪。
陶宏開的家井然有序,惟有散放在一架鋼琴上的卡片和信件有些凌亂,這都是那些已經戒除網癮的孩子寫給他的。記者注意到,很多孩子在信的落款處都寫著"友XXX"。
"叮鈴鈴……"電話又響了,記者進入陶宏開的家還不足10分鐘,他的電話不知道已響過多少遍。他只好把電話線拔了、小靈通關了,這樣才能靜心坐下來接受記者的采訪。
18歲的少女倩倩———母親為她登報求救
昨天中午,記者見到了正在家中看書的18歲武漢女孩倩倩(化名),1.7米的個子、披肩的長發、臉上始終掛著俏皮的笑容。她媽媽剛出去買菜,她正在家等著媽媽回來做午飯。書桌旁有一臺電腦,但沒有打開。以前倩倩可是一個絕對的“網蟲”,但現在她微笑著對記者說:“除了上網查查資料,我一般不碰電腦了。”
不一會兒,媽媽回來了,倩倩笑容滿面地跑去開門。倩倩的母親對記者說:“她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在班里已是中上游啦!以前她可是倒數啊!”
說起以前,倩倩的媽媽有些黯然神傷。倩倩上小學和初中時,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可考上武漢重點高中后,面對來自全市的學習高手,倩倩再也找不到那種“唯我獨尊”的感覺,于是上網聊天和網絡游戲成了她的精神寄托。
媽媽知道女兒經常跑出去上網后,非常生氣:“你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后就沒有前途。”已經上網成癮的倩倩根本聽不進,仍朝外跑,甚至連續幾個晚上在網吧里度過,她的成績更是降到了全年級倒數。媽媽不知道和女兒吵了多少次。一個冬天的晚上,媽媽穿著羽絨服找了三十幾個網吧,衣服都濕透了,但仍沒有找到倩倩;回家換了衣服再去找,還是沒有找到,最后她只好打110報警,讓警察把倩倩帶回了家。還有一次,媽媽找了幾十家網吧后,終于找到了女兒,筋疲力盡的媽媽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一把抓住她的頭發,硬把她拖回家,摁在床上使勁地打起來。有一次,倩倩的媽媽甚至拉著女兒站在武漢長江大橋上要和女兒一起跳江。
期間,倩倩的媽媽多次給當地的媒體寫求救信,最終她們找到了陶宏開。經過9個多小時的談話,母親認識到自身也有問題,開始改變。如今,倩倩已徹底戒除了網癮,她自己總結說:“陶老師讓我想通了很多道理。”
16歲少年穹穹———為上網動手打媽媽
16歲的武漢男孩穹穹(化名)現在正讀初中二年級,他曾經是個網癮嚴重的孩子。昨日下午3時左右,記者與穹穹取得聯系,穹穹稱自己現在完全戒除了網癮,根本不想碰電腦了,有網癮的那段日子真是不堪回首。
穹穹曾有一次在唱歌比賽得了第一名,自以為為班級爭了光的他卻挨了老師的批評:“就是因為你愛好唱歌,所以導致你成績下降。”老師的批評讓穹穹產生了逆反心理,他上課更不認真了,到了晚上就去網吧打游戲。
當穹穹的媽媽發現情況不對時,已經晚了。為了控制兒子去網吧打游戲,媽媽就想辦法把兒子關在家里。每次媽媽堵在門口,穹穹都會跟媽媽打架。有一次,他甚至抓住媽媽的肩膀用力一推,把媽媽摔在了樓梯上,任憑媽媽哭喊著躺在樓梯上無法動彈,穹穹就是沒有回頭。
面對孩子的這些表現,穹穹的媽媽陷入了絕望,她找到了陶宏開。通過跟陶宏開聊天,母子倆的觀念都得到了改變。穹穹的媽媽對記者說:“現在我比較注意我對孩子說話的態度,很多事情都跟他商量著來。”穹穹對記者說:“我網癮戒掉了,也不硬跟媽媽對著干了。她說得對,我就聽;不對的,我會提出來,和她討論。”
為何孩子會上網成癮———一些父母不會教子女思考
記者:很多有網癮的孩子常常與父母搞不好關系,怎么到你這里就很容易解決了,還會給你寫信呢?
陶:這是因為那些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對。我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都是用跟他們平等的身份和語氣交談的。他們的父母常常會以命令的口吻去跟他們說話,“你應該怎么樣!你不應該怎么樣!”這讓很多孩子接受不了。我跟他們平等地談心,讓他們講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引導他們去思考,所以他們愿意接近我。
記者:你用談話的方式怎么幫助孩子戒除網癮的?
陶:簡單地講有3個步驟。第一步,讓他不反感我,我會慢慢跟他聊天,直到他不討厭我。第二步,讓他認同我,然后讓他認同父母。第三步是認同學習。一個好的教育者不是把結論、知識告訴受教育者,而是幫助他尋找這個結論,讓孩子自己得出結論:自己是上網打游戲成癮。
記者:僅僅靠你這么一次談話,就能幫助他們戒除網癮嗎?
陶:那當然不可能。他們父母也要參與和配合。孩子在我這里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可能過段時間還會出現反復,但只要他們的父母用合適的方法引導孩子,孩子才能最終擺脫網癮。
記者:你認為現在孩子的網癮是什么造成的?
陶:一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我們現在的家庭往往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龍鳳都是“望”出來的嗎?是培養出來的。現在我們的一些父母只是要求孩子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卻不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從來就不教導他們思考。二是學校教育的問題。學校的應試教育還是相當嚴重,一切都是為了考試,其他的就不管了。孩子的身心很難全面發展。三是社會的問題,單說現在適合青少年觀看的、健康的電視節目就很少。電視里暴力、情色都很多,這和網絡游戲中的許多情景十分相似,這使孩子無法把現實和虛擬分開。
想和網絡公司合作開發健康游戲
記者:聽說,日本針對日益加劇的青少年迷戀網絡游戲的問題,派生出一個相對獨立的“電腦娛樂評價機構”來管理網絡游戲。你現在到處奔走呼喊、幫助孩子戒除網癮,這么累,為何不建議我國有關部門也成立一個類似的專門部門呢?
陶:像日本、韓國,在減少網絡游戲對青少年的危害上的確做得很好,他們甚至會禁止青少年去玩網絡游戲。我想這是我國應該學習的。
我在全國各地作報告,這也是一種呼吁吧!我的這些報告也得到了團中央的支持。這說明我們國家已經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了。
記者:你在很多地方都作報告了,下一步有無去上海作報告的想法?
陶:去上海作報告當然可以,但我的預約已經排到6月份了。上海有個盛大網絡公司,我還真想跟他們當面交流交流。我想我們可以共同探討開發一個健康的網絡游戲。這個游戲必須讓玩的人不上癮,而且能夠引導玩家健康向上。其實現在的網絡游戲,都是故意設計了讓人上癮的,你往往一次玩不完,不斷地去上網,不斷地玩。
【看法】
■北京的集訓法———封閉式訓練不科學
記者:你對北京封閉式解除網癮如何看?
陶:聽說他們搞了8天的封閉式訓練,使用爬樓梯、交朋友、心理輔導等方法幫孩子戒除網癮。但我認為封閉式的訓練是不科學的,我絕對不會采取這樣的方法。
之所以說其不科學,是因為這種方法只針對了孩子,而不去理會孩子的生存環境。當這些孩子離開了那個封閉的環境,再回到他們家中、回到學校,他們面對的還是以前那樣的父母、老師和同學,他們很容易就會再次上網,還是戒不掉網癮。所以說,要幫助孩子徹底戒除網癮,首先應該改變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
但我還是衷心希望他們能有所收獲,我畢竟需要伙伴。
■催眠法———希望能跟對方交流
記者:對四川的格桑澤仁用催眠術幫助孩子戒除網癮的方法如何看?
陶:我希望能跟他進行交流。我希望有更多的專家、心理學家和我們一起努力,這個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催眠的治療方法,如果能被實踐證明成功,我向他表示祝賀。
現在我也在積極發現、尋找跟我一起完成這個工作的人,但讓我感到遺憾的是從我接觸過的很多個案來看,大量的家長曾經帶孩子看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心理學家、心理醫院、心理咨詢師,甚至給孩子吃了大量的藥,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
■心理醫生治療法———關鍵是改變教育方法
記者:你對有網癮的孩子去看心理醫生有什么看法?
陶:通過接觸上網成癮的孩子,我發現他們中的一些人的確有心理缺陷,有的甚至還有犯罪的傾向,但這都不是什么嚴重的心理病,也不是天生的。要讓孩子戒除網癮,關鍵就是改變我們的教育方法,孩子都是好孩子,就是我們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
下一篇: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單戀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50%成年人心理沒長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