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在許多人們的眼里最是天真無憂的。其實,這是種錯覺,孩子們同樣需要傾訴,需要將心中的煩惱發泄出來。現在,上海市盧灣區第一中心小學的孩子們有了這樣的機會。每周一次的“情感教育課”是他們松弛身心、尋找理解和支持的地方。
一人傾訴全班支招
在盧灣區第一中心小學里,許多老師的心里都裝著不少問號:“這個漂亮的寶貝為什么總是挨打?為什么這些男孩子總愛和女孩子過意不去?花季少年為何總是悶悶不樂?……”經過共同探討,大家發現,現在一方面我們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他們的過分溺愛、過高要求,導致部分學生較為脆弱,障礙現象明顯增加,容易產生兼容性差,刻苦精神欠缺,挫折承受能力不強等問題。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學生遇到困惑、挫折沒人可傾訴,似乎不大愿意講給父母、老師聽,好朋友又太少。他們曾經嘗試的思想教育和輔導課都沒能解決問題。大家都有點困惑,該怎么辦呢?
正巧,上海市政協委員韓生廉在今年舉行的一次市政協會議上,提交了一份關于“上海應率先在中小學開設情感教育課”的提案。該校領導們聞訊后精神為之一振,并立即決定將這個內容引入學校的教學。
情感教育課該怎么上呢?經過多次討論,得出了一個共識:開設情感教育課就是為了暢通學生宣泄的渠道,幫助學生調節情緒。不論什么形式,關鍵是要分析小學生的特征,取得學生的信任,給學生一個發泄的環境———在課堂上,通過互助的方式,由他們自己來認知自己的情感問題,讓他們敞開心扉,盡情抒發。于是,由學生傾訴、互助為主的每周一中午的20分鐘情感教育課應運而生。
2001年4月9日星期一,盧灣區第一中心小學的第一堂“情感教育課”開課了,在中午12:45到1:05短短的20分鐘里,每個同學都成了“主講”。他們紛紛走上講臺,訴說自己心中想說的和想發泄的事情,有的孩子還提出長期壓抑在心中的困惑請大家幫忙解答。 1
下一篇:要學會化解青少年心理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青年人心理成熟的十條標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