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家長在現實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讓孩子別做某件事,可孩子似乎沒聽到非要去做別的。想要孩子不要做的事,而他卻非要去嘗試,這些逆反行為足以說明青春期心理在孩子身上表現的明顯。對此很多家長是十分頭疼,有的家長動輒武力,這樣不僅不利于解決問題,反而會導致矛盾的惡化。那么孩子為何會有逆反心理呢,這要從其產生的根源說起,一起來看一下吧。
1.當今生活文化的更改,使父母在某些領域的占有上不再是子女心目中的唯一了。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家長是家庭中非常有尊嚴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為子綱”等傳統觀念在長期的演化中,已積淀成為了人們的一種心理文化定勢。
2.不同文化的認知沖突導致對于價值觀的不同。兩代人之間價值觀上更加明顯的差異;文化失調乃至社會行為標準在某些方面的失范帶來觀念、態度與規范之沖突。在多變的社會中,今日的父母一方面受到傳統文化較深的影響,難免在處理親子關系上有意無意地執行著舊有的價值標準;但另一方面又無法避免現有社會四面八方的沖擊,其本身的觀念也往往出現不連續的甚至矛盾的紛歧。
3.核心家庭與青少年亞文化的出現,使青少年的社會化更多的受同輩群體的影響。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孩子的社會化有三條線:一是縱向親子間的影響,二是斜向兄弟姊妹間的影響,三是橫向同輩伙伴的影響;而在核心家庭中,缺少了兄弟姊妹這條斜向線的影響,使得獨生子女的孩子在家庭中相對較少有情感上的支持,而相對較早地有精神上的獨立,而這種精神上的獨立使兒童多方尋求擺脫父母的影響。
由此很容易看出,孩子有逆反心理的問題關鍵是對于價值觀的不同所造成的。但是我們又不能絕對以價值觀不同而否認孩子的行為。因為對于孩子的逆反如果放在青春期心理的大環境下去對待的話,也許很多問題就會自然的處理妥當。所以說,對于孩子某些不聽自己意見的舉動,家長應妥善應對才好。
下一篇: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厭學的表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青少年不良性教育的嚴重后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